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巧伪
巧伪
qiǎo wěi
  • 巧伪的解释
  • 1.虚伪不实。

  • 词语解释:

  • 1.虚伪不实。巧伪[qiǎowěi]⒈虚伪不实。
  • 基础解释:

  • 虚伪不实。
  • 引证解释:

  • ⒈虚伪不实。引《庄子·盗跖》:“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唐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在今气磊落,巧伪莫敢亲。”严复《论中国教化之退》:“今支那之民非特智识未开也,退化之后,流于巧伪。”
  • 网络解释:

  • 巧伪巧伪,汉语词汇。
  • 释义:

  • 意为虚伪不实。
  • 综合释义:

  • 虚伪不实。《庄子·盗跖》:“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唐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在今气磊落,巧伪莫敢亲。”严复《论中国教化之退》:“今支那之民非特智识未开也,退化之后,流于巧伪。”
  • 汉语大词典:

  • 虚伪不实。《庄子·盗蹠》:“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唐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在今气磊落,巧伪莫敢亲。”严复《论中国教化之退》:“今支那之民非特智识未开也,退化之后,流于巧伪。”
巧伪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qiǎo

[qiǎo]

技能好,灵敏:巧妙。巧思。巧劲。巧干(gàn )。精巧。轻巧。乖巧。心灵手巧。巧发奇中。 ◎ 美好:巧笑(指美好的笑貌)。 ◎ 虚伪(特指语言):巧言。巧诈。巧辩。巧言令色。 ◎ 恰好:巧合。巧遇。恰巧。

读音:wěi

[wěi]

假,不真实:伪造。伪装。伪劣。伪证。伪善。虚伪。去伪存真。 ◎ 不合法的:伪政府。伪军。

巧伪造句
1、从国君到百姓,“巧伪趋利”现象带有普遍性。2、周人之失,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憙为商贾,不好仕宦。3、俗俭啬爱财,趋商贾,好訾毁,多巧伪,丧祭之礼文备实寡,然其好学犹愈于它俗。4、“与其巧伪不如拙诚”,这段话实际上是日本的前首相,已经故去的大平正芳对日本后代的一种忠告,日本应该很好地反思...
1、刘江永建议日本民主党,应该珍惜日本选民的信赖以及同中国交往的友谊,应坚信“巧伪不如拙诚”,中日关系当务之急就是要以凛然正气扶正压邪。 2、凡巧伪趋利之徒群集之处,定是聚敛无厌之官藏身之地。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