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帽裙
帽裙
mào qún
  • 帽裙的解释
  • 1.亦作"帽帬"。亦作"帽裠"。 2.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绢帛,用以遮挡风尘。

  • 词语解释:

  • 1.亦作'帽帬'。亦作'帽裠'。2.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绢帛,用以遮挡风尘。
  • 基础解释:

  • 亦作/'帽帬/'。亦作/'帽裠/'。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绢帛,用以遮挡风尘。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帽帬”。亦作“帽裠”。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绢帛,用以遮挡风尘。引《宋书·五行志一》:“明帝初,司徒建安王休仁统军赭圻,制乌纱帽,反抽帽裙,民间谓之‘司徒状’,京邑翕然相尚。”《南齐书·五行志》:“建武中,帽裠覆顶,东昏时,以为裠应在下,而今在上,不祥,断之。”宋陆游《雨出谒归昼卧》诗:“宿雨盈车辙,秋风涨帽帬。”
  • 网络解释:

  • 帽裙'
  • 综合释义:

  • 亦作“帽帬”。亦作“帽裠”。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绢帛,用以遮挡风尘。《宋书·五行志一》:“明帝初,司徒建安王休仁统军赭圻,制乌纱帽,反抽帽裙,民间谓之‘司徒状’,京邑翕然相尚。”《南齐书·五行志》:“建武中,帽裠覆顶,东昏时,以为裠应在下,而今在上,不祥,断之。”宋陆游《雨出谒归昼卧》诗:“宿雨盈车辙,秋风涨帽帬。”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帽裙”。亦作“帽裙”。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绢帛,用以遮挡风尘。《宋书·五行志一》:“明帝初,司徒建安王休仁统军赭圻,制乌纱帽,反抽帽裙,民间谓之‘司徒状’,京邑翕然相尚。”《南齐书·五行志》:“建武中,帽裙覆顶,东昏时,以为裙应在下,而今在上,不祥,断之。”宋陆游《雨出谒归昼卧》诗:“宿雨盈车辙,秋风涨帽裙。”
帽裙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mào

[mào]

盖头的东西:帽子。草帽。凉帽。军帽。礼帽。 ◎ 器物的顶罩或套儿:笔帽儿。螺丝帽儿。

读音:qún

[qún]

一种围在腰以下的服装:裙子。裙钗。筒裙。连衣裙。百褶裙。 ◎ 像裙子的东西:墙裙。鳖裙。裙礁(海岸边的珊瑚礁)。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