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并兼
并兼
bìnɡ jiān
  • 并兼的解释
  • 1.兼并;吞并。

  • 词语解释:

  • 兼并;吞并。并兼[bìngjiān]⒈兼并;吞并。
  • 引证解释:

  • ⒈合并;并吞。引《墨子·非攻下》:“今天下之诸侯,将犹多皆免功伐并兼,则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史记·苏秦列传》:“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江左造创,豪族并兼。”清吴伟业《茸城行》:“非为仇家告并兼,即称盗贼通囊槖。”兼并;吞并。明张敬修《太师张文忠公行实》:“贫民不至独困,豪民不能併兼。”《东周列国志》第二二回:“公子申果堪主社稷,即当扶立为君,以脩邻好,不然,便可併兼其地。”清林则徐《清釐福州小西湖界址告示》:“岂忍纵豪右之併兼,而致良农之坐困。”
  • 网络解释:

  • 并兼并兼是汉语词语,指合并、并吞,出自《墨子·非攻下》。
  • 综合释义:

  • 合并;并吞。《墨子·非攻下》:“今天下之诸侯,将犹多皆免功伐并兼,则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史记·苏秦列传》:“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江左造创,豪族并兼。”清吴伟业《茸城行》:“非为仇家告并兼,即称盗贼通囊槖。”兼并;吞并。明张敬修《太师张文忠公行实》:“贫民不至独困,豪民不能併兼。”《东周列国志》第二二回:“公子申果堪主社稷,即当扶立为君,以脩邻好,不然,便可併兼其地。”清林则徐《清釐福州小西湖界址告示》:“岂忍纵豪右之併兼,而致良农之坐困。”并兼[bìngjiān]兼有、并吞。《文选.张衡.四愁诗.序》:「国王骄奢,不遵法度,又多豪右并兼之家。」《文选.曹冏.六代论》:「并兼路塞,逆节不生。」
  • 汉语大词典:

  • 合并;并吞。《墨子·非攻下》:“今天下之诸侯,将犹多皆免功伐并兼,则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史记·苏秦列传》:“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江左造创,豪族并兼。”清吴伟业《茸城行》:“非为仇家告并兼,即称盗贼通囊橐。”兼并;吞并。明张敬修《太师张文忠公行实》:“贫民不至独困,豪民不能并兼。”《东周列国志》第二二回:“公子申果堪主社稷,即当扶立为君,以脩邻好,不然,便可并兼其地。”清林则徐《清釐福州小西湖界址告示》:“岂忍纵豪右之并兼,而致良农之坐困。”
  • 国语辞典:

  • 吞并。并兼[bìngjiān]⒈吞并。引汉·贾谊〈过秦论〉:「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
  • 辞典修订版:

  • 兼有、并吞。《文选.张衡.四愁诗.序》:「国王骄奢,不遵法度,又多豪右并兼之家。」《文选.曹冏.六代论》:「并兼路塞,逆节不生。」
  • 其他释义:

  • 1.兼并;吞并。
并兼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ìng,bīng

[bìng,bīng]

合在一起:并拢。合并。兼并。 ◎ 一齐,平排着:并驾齐驱。并重(zhòng )。并行(xíng )。 ◎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并且。 ◎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并不容易。

读音:jiān

[jiān]

加倍,把两份并在一起:兼旬(两个十天)。兼程。兼并。 ◎ 同时涉及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兼而有之。兼收并蓄。兼顾。兼职。兼任。兼课。

并兼造句
1、寒露夜寒昼又暖,晨夕穿棉日穿单。闲钓江湖烹鱼汤,驱寒逐冷有营养。听雨残荷撑画伞,诗意秋韵可并兼。偶有余暇要锻炼,身体健康心自宽。寒露时节,不准不快乐!2、首先以德国、日本及法国民事诉讼法之相关规定简要剖析释明权之态样并兼论及中国和台湾地区在此领域的观点,在比较法制有参考之价值。3、2008年,任...
1、先后于德国马普胶本所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美国华盛顿霍华德大学口腔学院与工程学院纳米中心副教授并兼美。2、电容分压器用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中,做分压器用并兼作耦合电容器使用。3、鲍氏在扬州经商多年,仅鲍志道就曾任两淮总商达20年之久,后其长子漱芳又嗣承淮南总商,并兼淮北盐务。4、...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