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广文馆
广文馆
ɡuǎnɡ wén ɡuǎn
  • 广文馆的解释
  • 1.唐七学之一。天宝九年,国子监增开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领国子学中修进士业者。参阅《通典.职官九》﹑《新唐书.百官志三》﹑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广文》。

  • 词语解释:

  • 唐七学之一。广文馆[guǎngwénguǎn]⒈唐七学之一。
  • 引证解释:

  • ⒈唐七学之一。天宝九年,国子监增开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领国子学中修进士业者。参阅《通典·职官九》、《新唐书·百官志三》、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广文》。
  • 网络解释:

  • 广文馆唐宋国子监下属补习性质的学校。唐玄宗天宝九年(750)于国子监置,置博士及助教,掌教国子监习进士课业的生徒,不久即废。宪宗元和初,西京广文馆定生员六十人,东都广文馆为十人。
  • 综合释义:

  • 唐七学之一。天宝九年,国子监增开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领国子学中修进士业者。参阅《通典·职官九》、《新唐书·百官志三》、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广文》。广文馆[  广文馆为唐代中央官学之一;玄宗于天宝九年@@@@@,置广文馆于国子监。史称广文馆设博士四人,助教二人;掌领国子学生业进士者。西京学生六十人,东都十人。宋因其制,于哲宗时,礼部按旧制,国子监生取应举人,先补中广文馆生,乃投牒求试;元佑七年@@@@@,遂仿其法,立广文馆生,置广文馆解额二百四十人,并依生员中每十人发解一人之率,定广文馆生员以二千四百人为额。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言,此举乃「救生徒之离散」。#####]  广文馆为唐代中央官学之一;玄宗于天宝九年@@@@@,置广文馆于国子监。史称广文馆设博士四人,助教二人;掌领国子学生业进士者。西京学生六十人,东都十人。宋因其制,于哲宗时,礼部按旧制,国子监生取应举人,先补中广文馆生,乃投牒求试;元佑七年@@@@@,遂仿其法,立广文馆生,置广文馆解额二百四十人,并依生员中每十人发解一人之率,定广文馆生员以二千四百人为额。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言,此举乃「救生徒之离散」。
  • 汉语大词典:

  • 唐七学之一。天宝九年,国子监增开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领国子学中修进士业者。参阅《通典·职官九》、《新唐书·百官志三》、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广文》。
  • 其他释义:

  • 1.唐七学之一。天宝九年,国子监增开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领国子学中修进士业者。参阅《通典.职官九》﹑《新唐书.百官志三》﹑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广文》。
广文馆的书写
广
字义分解

读音:ān,guǎng

[ān,guǎng]

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狭”相对:宽广。广博。广义。广漠。广袤(东西称“广”,南北称“袤”,指土地面积)。广厦。 ◎ 多:大庭广众。 ◎ 扩大,扩充:推广。广开言路。

读音:wén

[wén]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 刺画花纹:文身。 ◎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 指非军事的:文

读音:guǎn

[guǎn]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宾馆。旅馆。馆舍。 ◎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大使馆。领事馆。 ◎ 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茶馆。照相馆。 ◎ 一些文化工作场所:报馆。博物馆。文化馆。馆藏。 ◎ 旧时指教学的地方:家馆。蒙馆。坐馆。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