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弼违
弼违
bì wéi
  • 弼违的解释
  • 1.语出《书.益稷》:"予违,汝弼。"孔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后因称纠正过失为"弼违"。

  • 词语解释:

  • 语出《书.益稷》:'予违,汝弼。'孔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后因称纠正过失为'弼违'。
  • 基础解释:

  • 语出《书.益稷》:/'予违,汝弼。/'孔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后因称纠正过失为/'弼违/'。
  • 引证解释:

  • ⒈后因称纠正过失为“弼违”。引语出《书·益稷》:“予违,汝弼。”孔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汉之末世则异於兹……朋友之集,类味之游,莫切切进德,誾誾修业,攻过弼违,讲道精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昔帝轩刻舆几以弼违,大禹勒笋簴而招諫。”唐白居易《除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弼违救失,不以尤悔为虑;进善惩恶,不以亲讎自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三年》:“其或尸利无惭,弼违有闕,务引腹非之咎,多致面从之諛,则请行降黜以励众焉。”
  • 网络解释:

  • 弼违指纠正过失,属于古代生僻词汇。
  • 综合释义:

  • 语出《书·益稷》:“予违,汝弼。”孔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后因称纠正过失为“弼违”。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汉之末世则异於兹……朋友之集,类味之游,莫切切进德,誾誾修业,攻过弼违,讲道精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昔帝轩刻舆几以弼违,大禹勒笋簴而招諫。”唐白居易《除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弼违救失,不以尤悔为虑;进善惩恶,不以亲讎自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三年》:“其或尸利无惭,弼违有闕,务引腹非之咎,多致面从之諛,则请行降黜以励众焉。”弼违[bìwéi]纠正过失。《晋书.卷三.武帝纪》:「然保氏特以谏诤为职,今之侍中、常侍实处此位。择其能正色弼违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
  • 汉语大词典:

  • 语出《书·益稷》:“予违,汝弼。”孔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后因称纠正过失为“弼违”。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汉之末世则异于兹……朋友之集,类味之游,莫切切进德,訚訚修业,攻过弼违,讲道精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铭箴》:“昔帝轩刻舆几以弼违,大禹勒笋簴而招谏。”唐白居易《除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弼违救失,不以尤悔为虑;进善惩恶,不以亲雠自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三年》:“其或尸利无惭,弼违有阙,务引腹非之咎,多致面从之谀,则请行降黜以励众焉。”
  • 国语辞典:

  • 纠正过失。
  • 辞典修订版:

  • 纠正过失。《晋书.卷三.武帝纪》:「然保氏特以谏诤为职,今之侍中、常侍实处此位。择其能正色弼违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
  • 其他释义:

  • 1.语出《书.益稷》:'予违,汝弼。'孔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后因称纠正过失为'弼违'。
弼违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ì

[bì]

辅佐:弼士(辅佐的人)。弼匡(辅佐匡正的人)。弼导。弼谐。

读音:wéi

[wéi]

背,反,不遵守:违背。违反。违犯。违法。违抗。违章。事与愿违。 ◎ 不见面,离别:久违。 ◎ 邪恶,过失。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