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征召
征召
zhēnɡ zhào
  • 征召的解释
  • 1.征求召集。

  • 词语解释:

  • 征召zhēngzhào(1)政府召集人民服务;征求召集例征召所有身体健壮的青年英draft;conscript(2)授予官职英appointtoanofficialposition征召[zhēngzhào]⒈政府召集人民服务;征求召集。例征召所有身体健壮的青年。英draft;conscript;⒉授予官职。英appointtoanofficialposition;
  • 基础解释:

  • 1.政府召集人民服务;征求召集:~入伍。响应~。2.授官职;调用。
  • 引证解释:

  • ⒈征求召集。引《汉书·元帝纪》:“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徵召证案,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一:“今所以相徵召者,一以助事佐事,二以受业治身。”《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听得杨得意举荐司马相如,蒙朝庭徵召去了。”叶圣陶《寒晓的琴歌》:“他们夜间应人家的征召,当然没有练习的功夫;此刻是清晨,征召他们的人睡了,他们才得在那里豫备他们的功课。”
  • 网络解释:

  • 征召【出处】《汉书·元帝纪》:“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征召证案,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一:“今所以相征召者,一以助事佐事,二以受业治身。”
  • 网友释义:

  • 【出处】《汉书·元帝纪》:“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征召证案,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一:“今所以相征召者,一以助事佐事,二以受业治身。”
  • 汉语大词典:

  • 征求召集。《汉书·元帝纪》:“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徵召证案,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一:“今所以相徵召者,一以助事佐事,二以受业治身。”《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听得杨得意举荐司马相如,蒙朝庭徵召去了。”叶圣陶《寒晓的琴歌》:“他们夜间应人家的征召,当然没有练习的功夫;此刻是清晨,征召他们的人睡了,他们才得在那里豫备他们的功课。”
  • 国语辞典:

  • 征求召集。征召[zhēngzhào]⒈征求召集。引《汉书·卷九·元帝纪》:「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征召证案,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警世通言·卷六·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听得杨得意举荐司马相如,蒙朝廷征召去了。」
  • 英语:

  • call-up,conscript,impressment,call up,draftee,callup,selectee,muster in,
  • 法语:

  • enrôler、appeler
  • 其他释义:

  • 1.征求召集。
征召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ēng

[zhēng]

远行:长征。征途。征夫。征人。征衣。征帆(远行的船)。 ◎ 用武力制裁,讨伐:征服(用力制服)。征讨。征伐。征战(出征作战)。南征北战。 ◎ 召集:征兵。征募(招募兵士)。征集兵马。 ◎ 收集:征税。征粮。 ◎ 招请,寻求:征求。征稿。征婚。征聘(招聘)。征询(征求意见)。 ◎ 证明,证验:征引(引用,引证)。信而有征。 ◎ 表露出来的迹象:特征。征候。

读音:zhào

[zhào]

召唤:召集。召见。 ◎ 召致,引来:召祸。召人怨。

征召造句
1、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是东汉著名高士,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做了皇帝后,曾多次征召其为谏议大臣,都被严子陵婉拒,并隐居富春江一带。2、此时崔氏在江州已经起兵,他部下原部屯守兵马仅剩三百,新近征召的青壮乡民族丁到有七百有余,不敢过分苛责。3、而自兹迄今,日月增甚,至乃委弃籓屏,志还京邑,潜怀异图,希幸非...
1、不过没过多久却被当朝太子征召入东宫伴读,名为伴读,实则是由太子教授学业,四年后,被太子征辟为东宫六率中由太子直接掌握的左卫率统领。 2、战争开始时他就被征召入伍了。
1、加盟罗马之后,莫塔已经被征召国家队参加对黑山和爱尔兰的比赛。2、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国民党中常会已通过征召“立委”郑丽文参选台中市第7选区。3、他说,“我不准备征召替补队员,这样就能给他足够的时间恢复,出现在随后比赛的舞台上。4、李传韵成都征召钢琴伴奏助理,李传韵。5、以往彰显身份的幌子如今成...
1、当时的地质矿产部部长孙大光为培养接班人,从各省征召部级干部人选。2、元康二年壬子八月十五日,太上老君命玉真上公崔文子、太玄真仙瑕丘仲,凭册书下令征召许逊,拜为九州都仙大使高明主者,白日升天。3、当他还是个学生,他被征召入伍并被派往中国。4、他们中很多人很可能只是临时征召入伍,有时被人们称为“小T...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