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律的意思
律的拼音
注音 ㄌㄩˋ
部首笔画 6
繁体字
汉字结构
造字法
律的笔顺撇撇竖折横横横横竖
律的意思、基本意思
  • 基本解释


    lǜ   ㄌㄩˋ
    ◎ 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 约束:律己。
    ◎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 旧诗的一种体裁:律诗。
    ◎ 姓。

    英文翻译


    law   restrain   rul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lǜ 
    〈名〉
    (1) (形声。从彳( chì),聿( 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2)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law]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法》
    以律非故杀。——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
    (4) 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 [a series of standard bamboo tuning pitch-pipes used in ancient music]
    截竹为管谓之律。——蔡邕《月令章句》
    (5) 又如:律本(指黄钟。黄钟为十二律的开始,其他各律均由此推衍而相生,所以称为律本);律管(律琯。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
    (6) 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temperament]
    五声六律十二管。——《礼记·礼运》
    (7) 又如:律尺(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律吕(乐律的通称);律均(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律历(指乐律和历法)
    (8) 律诗的简称 [lüshi]。如:律切(切合格律);律手(掌握格律的能手)
    (9) 佛教的戒律 [discipline]。如:律藏(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律仪(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律爷(小道士对师父的敬称)
    (10) 古代爵位的等第 [grade in ancient rank of nodility]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礼记·王制》
    (11) 指季节和气候 [season and climate]
    大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陆游《春望》
    词性变化
    lǜ 
    〈动〉
    (1) 约束 [restrain]
    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韩非子·难四》
    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李商隐《娇儿诗》
    (2) 又如:律人(约束他人);律身(律己)
    (3) 遵循 [follow]
    劳知而不律先王。——《荀子·非十二子》
    (4) 击 [beat;hit]
    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枚乘《七发》
    lǜ 
    〈形〉
    (1) 高 [high]
    南山律律。——《诗·小雅·蓼莪》
    (2) 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样子);律魁(高大的样子)

    汉语字典

    [①][bù]
    [《廣韻》分勿切,入物,非。]
    (1)无,没有。
    (2)非,不是。
    (3)不到,未。
    (4)副词。表否定。
    (5)副词。表禁止。勿,不要。
    (6)副词。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7)副词。方言。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
    (8)副词。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
    (9)副词。“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名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10)副词。跟“便”“就”搭用,表示选择。
    (11)副词。方言。不用;不要(限用于某些套语)。
    (12)助词。无义。用以足句或加强语气。
    (13)助词。无义。表示反问语气。
    (14)通“丕”。大。
    [②][fǒu]
    [《廣韻》方久切,上有,非。]
    同“否1”。
    [③][fōu]
    [《廣韻》甫鳩切,平尤,非。]
    姓。汉有不疑。见《後汉书·皇甫规传》。
    [④][fū]
    [《集韻》風無切,平虞,非。]
    花蒂。
    [⑤][pǐ]
    [《韻补》補美切,上紙]
    通“否2”。
    (1)邪僻。
    (2)鄙,不敬重。

    音韵参考

    [上古音]:之部帮母,p?
    [广 韵]:甫鳩切,下平18尤,fōu,流開三平尤幫
    [平水韵]:下平十一尤·入声五物
    [唐 音]:*bi?t,bi?t
    [国 语]:bù,fǒu,fōu
    [粤 语]:bat1fau2
    [闽南语]:hm7,put4,m3,m7

    字源字形

    律
律的歇后语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