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徧的意思
徧的拼音 biàn
注音 ㄅㄧㄢˋ
部首笔画 3
繁体字
汉字结构
造字法
徧的笔顺撇撇竖捺折横撇竖折横竖竖
徧的意思、基本意思
  • 基本解释


    biàn   ㄅㄧㄢˋ
    ◎ 同“遍”。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下】【彳字部】 徧;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369第13(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比薦切【集韻】【韻會】【正韻】𤰞見切,𠀤編去聲。【說文】帀也。【廣韻】周也。【書·舜典】徧于羣神。【詩·小雅】羣黎百姓,徧爲爾德。【左傳·莊二十年】樂及徧舞。【疏】言樂之所有,舞悉周徧也。 又【廣韻】俗作遍。【魏志·賈逵傳註】逵最好春秋左傳,自課誦之,月常一遍。 又【集韻】或作辯。【禮·曲禮】然後辯殽。【註】辯音徧,義同。 又【集韻】或作辨。【史記·五帝紀】辨于羣神。【書·舜典】作徧。 又與蹁通。【集韻】蹁或作徧。 又與偏通。【集韻】偏通作徧。

    汉语字典

    [①][biàn]
    [《廣韻》方見切,去線,幫。]
    “扁4”的被通假字。“遍1”的古字。“偏2”的被通假字。
    (1)普遍;全部。
    (2)谓遍及。
    (3)量词。表示动作从头到尾完成的次数。
    (4)量词。唐宋时称乐曲的结构单位。今存词调犹可见其遗迹,如《哨徧》、《泛清波摘徧》。
    [②][piān]
    [《集韻》紕延切,平,滂。]
    同“偏1”。
    (1)偏私。
    (2)辅助;辅佐。参见“徧2手錢”、“徧2師”。

    音韵参考

    [广 韵]:方見切,去32霰,biàn,山開四去先幫
    [唐 音]:*bi??n
    [国 语]:biàn
    [粤 语]:pin3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徧的诗句
徧(彳)同部首字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