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徭税
徭税
yáo shuì
  • 徭税的解释
  • 1.徭赋。

  • 词语解释:

  • 徭赋。徭税[yáoshuì]⒈徭赋。
  • 引证解释:

  • ⒈徭赋。参见“徭赋”。引《后汉书·南蛮传》:“澧中蛮以郡县徭税失平,怀怨恨。”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一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由是务轻费而乐转徙者,恒脱於徭税;敦本业而树居产者,每困於徵求。”
  • 综合释义:

  • 徭赋。《后汉书·南蛮传》:“澧中蛮以郡县徭税失平,怀怨恨。”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一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由是务轻费而乐转徙者,恒脱於徭税;敦本业而树居产者,每困於徵求。”参见“徭赋”。徭役与赋税。《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传.南蛮传》:「澧中蛮以郡县徭税失平,怀怨恨,遂结充中诸种二千余人,攻城杀长吏。」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之一:「由是务轻费而乐转徙者,恒脱于徭役。」
  • 汉语大词典:

  • 徭赋。《后汉书·南蛮传》:“澧中蛮以郡县徭税失平,怀怨恨。”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一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由是务轻费而乐转徙者,恒脱于徭税;敦本业而树居产者,每困于徵求。”参见“徭赋”。《汉语大词典》:徭赋(徭赋)  拼音:yáofù力役与赋税。《韩非子·诡使》:“习悉租税,专民力所以备难充仓府也。而士卒之逃事状匿附托有威之门以避徭赋,而上不得者万数。”徭,一本作“徭”。《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内减太官而不受贡献,外省徭赋而务农桑。”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一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所在徭赋,轻重相悬,既成新规,须惩积弊。”《明史·太祖纪三》:“复凤阳临淮二县民徭赋,世世无所与。”
  • 国语辞典:

  • 徭役与赋税。徭税[yáoshuì]⒈徭役与赋税。引《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传·南蛮传》:「澧中蛮以郡县徭税失平,怀怨恨,遂结充中诸种二千余人,攻城杀长吏。」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之一:「由是务轻费而乐转徙者,恒脱于徭役。」
  • 辞典修订版:

  • 徭役与赋税。《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传.南蛮传》:「澧中蛮以郡县徭税失平,怀怨恨,遂结充中诸种二千余人,攻城杀长吏。」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之一:「由是务轻费而乐转徙者,恒脱于徭役。」
  • 其他释义:

  • 1.徭赋。
徭税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áo

[yáo]

古代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徭役。

读音:shuì

[shuì]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税收。税额。税款。税率。税法。税制。税务。 ◎ 姓。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