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徵的意思
徵的拼音 zhǐ
注音 ㄓˇ
部首笔画 3
繁体字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
徵的笔顺撇撇竖竖折竖横横横竖横撇横撇捺
徵的意思、基本意思
  • TMGT
  • UniCode
    U+5FB5
  • 五行
  • TMGT
  • 四角号码
    28240
  • 规范汉字
    5960
  • 仓颉
    HOUGK
  • GBK编码
    E1E7
  • 基本解释


    zhǐ  ㄓˇ
    ◎ 古代五音之一。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 sol(即简谱“5”)。《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五音者,宮、商、角、徵、羽。”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zhǐ 
    〈名〉
    (1) 古代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的第四音。相当于工尺谱上的“六”,现在简谱上的“5”[ “6”in a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notation or “5” in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
    徵,五声之一,弦用五十四丝,其声清。——《正字通》
    (2) 又如:徵羽(宫、商、角、徵、羽五声音节中的后两音)
    (3) 另见 zhēng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下】【彳字部】 徵;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370第41(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𢾷𢽠𡈼𢽡【唐韻】陟陵切【集韻】【韻會】知陵切,𠀤陟平聲。【說文】召也。从微省。𡈼爲徵,行於微而文達者,卽徵之。【周禮·天官·宰夫】掌百官府之徵令。【註】別異諸官,以備王之徵召。【周語】唯官是徵。 又【廣韻】證也,明也。【書·洪範】念用庶徵。【左傳·昭三十年】且徵過也。【註】徵,明也。 又【廣韻】成也。【儀禮·士昏禮】納徵。【註】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昏禮。 又問也。【左傳·僖四年】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又斂也。【周禮·地官】閭師以時徵其賦。【疏】閭師徵斂百里內之賦貢。 又求也。【史記·貨殖傳】物賤之徵貴。【註】徵,求也,謂此處物賤,求彼貴賣之。 又【爾雅·釋詁】徵,虛也。 又姓。【廣韻】吳太子率更令河南徵崇。 又【集韻】持陵切,音懲。縣名。【左傳·文十年】泰伯伐晉,取北徵。【音義】今徵縣。【史記·河渠書】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前漢·地理志】左馮翊有徵縣。【註】卽今之澄城是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陟里切,知上聲。【玉篇】宮徵也。【爾雅·釋樂】徵謂之迭。【樂書】聲出於心,而齒合吻開,爲之徵。徵,火也,其性烈而善燭。五音配夏。【禮·月令】孟夏之月,其音徵。又【樂記】徵爲事。【疏】徵屬夏,夏時生長萬物,皆成形體。事亦有體,故以徵配事也。【風俗通】徵者,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五行爲火,五常爲禮,五事爲視。凡歸爲事。 又與懲通。【荀子·正論篇】凡𠛬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來也。 又與征通。【史記·三王世家】非敎士不得從徵。 又叶陟隆切,音中。【班固·靈臺詩】乃經靈臺,靈臺旣崇。帝勤時登,爰考休徵。

    汉语字典

    [①][zhēng]
    [《廣韻》陟陵切,平蒸,知。]
    亦作“徴1”。
    (1)预兆;迹象。
    (2)引申为象征。
    (3)证明;证验。
    (4)表现;表示。参见“徵實”、“徵數”。
    (5)质问;询问。
    (6)取信。
    (7)征召;征聘。多指君召臣。
    (8)谓收捕。
    (9)指所征召的徒役。
    (10)征收。
    (11)招致,招惹。
    (12)求取;索取;征取。
    (13)成。
    (14)主管。参见“徵藏史”。
    (15)姓。三国吴有徵崇。见《三国志·吴志·程秉传》。
    [②][chéng]
    [《集韻》持陵切,平蒸,澄。]
    亦作“徴2”。
    (1)通“懲”。警戒;惩罚。
    (2)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澄城县。
    [③][zhǐ]
    [《廣韻》陟里切,上止,知。]
    亦作“徴3”。
    古五音之一。

    音韵参考

    [广 韵]:陟陵切,下平16蒸,zhēng,曾開三平蒸知
    [平水韵]:下平十蒸
    [唐 音]:*dji?ng
    [国 语]:zhēng,zhǐ
    [粤 语]:zi2zing1
    [闽南语]:cheng1,teng1,tin1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