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怒嗔
怒嗔
nù chēn
  • 怒嗔的解释
  • 1.发怒。

  • 词语解释:

  • 发怒。怒嗔[nùchēn]⒈发怒。
  • 引证解释:

  • ⒈发怒。引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四:“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宋苏辙《秋稼》诗:“县符星火杂鞭箠,解衣乞与犹怒嗔。”清杜濬《初闻灯船鼓吹歌》:“下船少迟渡口塞,踏人肩背人怒嗔。”
  • 网络解释:

  • 怒嗔怒嗔是汉语词汇,拼音是nùchēn,解释为发怒。
  • 综合释义:

  • 发怒。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四:“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宋苏辙《秋稼》诗:“县符星火杂鞭箠,解衣乞与犹怒嗔。”清杜濬《初闻灯船鼓吹歌》:“下船少迟渡口塞,踏人肩背人怒嗔。”
  • 网友释义:

  • 拼音:nùchēn注音:ㄋㄨˋㄔㄣ发怒。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四:“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宋苏辙《秋稼》诗:“县符星火杂鞭箠,解衣乞与犹怒嗔。”清杜濬《初闻灯船鼓吹歌》:“下船少迟渡口塞,踏人肩背人怒嗔。”
  • 汉语大词典:

  • 发怒。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四:“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宋苏辙《秋稼》诗:“县符星火杂鞭箠,解衣乞与犹怒嗔。”清杜浚《初闻灯船鼓吹歌》:“下船少迟渡口塞,踏人肩背人怒嗔。”
  • 其他释义:

  • 1.发怒。
怒嗔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nù

[nù]

生气,气愤:怒色。怒视。怒叱。怒骂。恼怒。息怒。 ◎ 气势盛:怒涛。怒火。心花怒放。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怒族。 ◎ 谴责:“若不可教而后怒之”。

读音:chēn,tián

[chēn,tián]

怒,生气:嗔怒。嗔喝(hè ㄏㄜˋ)。嗔诟。嗔斥。嗔睨。 ◎ 对人不满,怪罪:嗔着。嗔怪。嗔责。

怒嗔造句
1、恨怨悲苦憎怒嗔,仁爱慈孝礼义廉。是故恨人所以得仁,无爱者必无怨,不慈者必无悲。孝而有苦,憎后耻来,义自怒生,怜人心嗔。夹天地七大苦,破人情七大爱。遂舍善恶之心,得称剑神。孙晓2、恨怨悲苦憎怒嗔,仁爱慈孝礼义廉。是故恨人所以得仁,无爱者必无怨,不慈者必无悲。孝而有苦,憎后耻来,义自怒生,怜人心嗔。...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