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怒蛙
怒蛙
nù wā
  • 怒蛙的解释
  • 1.亦作"怒鼃"。 2.鼓足气的蛙。春秋时越王勾践为报吴仇﹐曾向怒蛙示敬以求勇士。 3.大鸣或瞋目的蛙。

  • 词语解释:

  • 1.亦作'怒鼃'。2.鼓足气的蛙。春秋时越王勾践为报吴仇﹐曾向怒蛙示敬以求勇士。3.大鸣或瞋目的蛙。
  • 基础解释:

  • 亦作/'怒鼃/',见/'怒蛙/'。鼓足气的蛙。春秋时越王勾践为报吴仇﹐曾向怒蛙示敬以求勇士。大鸣或瞋目的蛙。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怒鼃”。⒉鼓足气的蛙。引《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勾践见怒鼃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鼃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鼃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有勇者乎?’”晋葛洪《抱朴子·论仙》:“昔勾践式怒蛙,戎卒争蹈火。”宋司马光《乞开言路状》:“臣谓羣臣苟有肯进言者,陛下必加褒擢,以劝来者,此乃古人市骏骨、式怒蛙之意也。”清赵翼《拟老杜<诸将>》诗之七:“勇於公战非私鬦,奬励还应式怒蛙。”黄忏华《亡友周仲穆哀辞》之四:“忍教庄蝶去,其奈怒蛙何。”⒊大鸣或瞋目的蛙。引唐柳宗元《同刘禹锡述旧言怀感事》诗:“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元周霆震《犬鸡叹》诗:“雄鸡奋翼衔怒蛙,蛙被啄取声咿哑。”
  • 网络解释:

  • 怒蛙相传越国被吴国打败以后,越王勾践一心想报仇。有一次在车上看见一只蛙在鼓气,他就伏在车前横木上表示敬意。车夫问他为什么。他说,蛙这样鼓足勇气,能不向它致敬吗?见《韩非子·内储说上》。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是以晋文回轮于勇虫而壮士云赴,勾践曲躬于怒蛙而戎卒轻死。
  • 综合释义:

  • 亦作“怒鼃”。鼓足气的蛙。《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勾践见怒鼃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鼃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鼃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有勇者乎?’”晋葛洪《抱朴子·论仙》:“昔勾践式怒蛙,戎卒争蹈火。”宋司马光《乞开言路状》:“臣谓羣臣苟有肯进言者,陛下必加褒擢,以劝来者,此乃古人市骏骨、式怒蛙之意也。”清赵翼《拟老杜<诸将>》诗之七:“勇於公战非私鬦,奬励还应式怒蛙。”黄忏华《亡友周仲穆哀辞》之四:“忍教庄蝶去,其奈怒蛙何。”大鸣或瞋目的蛙。唐柳宗元《同刘禹锡述旧言怀感事》诗:“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元周霆震《犬鸡叹》诗:“雄鸡奋翼衔怒蛙,蛙被啄取声咿哑。”怒蛙[nùwā]鼓腹而怒之蛙,越王句践见其气盛而行礼,以昭礼贤下士之心。《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句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蛙有气,王犹式之,况士人之有勇者乎?』」后比喻盛气的样子。如:「只见他气如怒蛙,圆目竖眉,谁敢去惹?」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怒蛙”。(1).鼓足气的蛙。《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蛙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有勇者乎?’”晋葛洪《抱朴子·论仙》:“昔勾践式怒蛙,戎卒争蹈火。”宋司马光《乞开言路状》:“臣谓群臣苟有肯进言者,陛下必加褒擢,以劝来者,此乃古人市骏骨、式怒蛙之意也。”清赵翼《拟老杜〈诸将〉》诗之七:“勇于公战非私斗,奖励还应式怒蛙。”黄忏华《亡友周仲穆哀辞》之四:“忍教庄蝶去,其奈怒蛙何。”(2).大鸣或瞋目的蛙。唐柳宗元《同刘禹锡述旧言怀感事》诗:“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元周霆震《犬鸡叹》诗:“雄鸡奋翼衔怒蛙,蛙被啄取声咿哑。”
  • 国语辞典:

  • 鼓腹而怒之蛙,越王句践见其气盛而行礼,以昭礼贤下士之心。《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句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蛙有气,王犹式之,况士人之有勇者乎?』」后比喻盛气的样子,如:「只见他气如怒蛙,圆目竖眉,谁敢去惹?」
怒蛙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nù

[nù]

生气,气愤:怒色。怒视。怒叱。怒骂。恼怒。息怒。 ◎ 气势盛:怒涛。怒火。心花怒放。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怒族。 ◎ 谴责:“若不可教而后怒之”。

读音:wā

[wā]

两栖动物的一科,无尾,后肢长,前肢短,趾有蹼,善于跳跃和泅水。种类很多:青蛙(俗称“田鸡”)。牛蛙。蛙泳。蛙人。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