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愆滞
愆滞
qiān zhì
  • 愆滞的解释
  • 1.耽误。

  • 词语解释:

  • 1.耽误。愆滞[qiānzhì]⒈耽误。
  • 基础解释:

  • 耽误。
  • 引证解释:

  • ⒈耽误。引《三国志·蜀志·费祎传》“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裴松之注引《费祎别传》:“董允代禕为尚书令,欲斅禕之所行,旬日之中,事多愆滞。”
  • 网络解释:

  • 愆滞愆滞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ānzhì,是指耽误。
  • 综合释义:

  • 耽误。《三国志·蜀志·费祎传》“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裴松之注引《费祎别传》:“董允代禕为尚书令,欲斅禕之所行,旬日之中,事多愆滞。”延误、耽搁。《三国志.卷四四.蜀书.费禕传》裴松之注引《禕别传》:「董允代禕为尚书令,欲学禕之所行,旬日之中,事多愆滞。」
  • 网友释义:

  • 愆滞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ānzhì,是指耽误。
  • 汉语大词典:

  • 耽误。《三国志·蜀志·费祎传》“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裴松之注引《费祎别传》:“董允代祎为尚书令,欲敩祎之所行,旬日之中,事多愆滞。”
  • 国语辞典:

  • 延误、耽搁。愆滞[qiānzhì]⒈延误、耽搁。引《三国志·卷四四·蜀书·费祎传》裴松之注引《祎别传》:「董允代祎为尚书令,欲学祎之所行,旬日之中,事多愆滞。」
  • 辞典修订版:

  • 延误、耽搁。《三国志.卷四四.蜀书.费禕传》裴松之注引《禕别传》:「董允代禕为尚书令,欲学禕之所行,旬日之中,事多愆滞。」
愆滞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qiān

[qiān]

罪过,过失:愆忒。愆尤。罪愆。 ◎ 耽误:愆期。愆滞。 ◎ 过:愆伏(天气冷暖失调,多指大旱或酷暑,有变化无常的意思)。

读音:zhì

[zhì]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滞。滞留。滞销。滞空。呆滞。滞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滞针。滞下(痢疾的古称)。 ◎ 遗落:“此有滞穗”。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