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打草谷
打草谷
dǎ cǎo ɡǔ
  • 打草谷的解释
  • 1.契丹官兵以牧马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俗称打草谷。

  • 词语解释:

  • 契丹官兵以牧马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俗称打草谷。打草谷[dǎcǎogǔ]⒈契丹官兵以牧马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俗称打草谷。
  • 引证解释:

  • ⒈契丹官兵以牧马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俗称打草谷。参阅《辽史·兵卫志上》。引《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德光已灭晋,遣其部族酋豪……括借天下钱帛以赏军。胡兵人马不给粮草,遣数千骑分出四野,刼掠人民,号为‘打草穀’。”《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赵延寿请给上国兵廩食。契丹主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穀’。”
  • 网络解释:

  • 打草谷打草谷是辽代常见的语词。辽初,军队出征,「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辽史·兵卫志上》)。这种无专门的后勤保障,靠军人自筹给养,掳掠民间粮草财物的方式,被辽人称作「打草谷」。
  • 综合释义:

  • 契丹官兵以牧马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俗称打草谷。《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德光已灭晋,遣其部族酋豪……括借天下钱帛以赏军。胡兵人马不给粮草,遣数千骑分出四野,刼掠人民,号为‘打草穀’。”《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赵延寿请给上国兵廩食。契丹主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穀’。”参阅《辽史·兵卫志上》。
  • 汉语大词典:

  • 契丹官兵以牧马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俗称打草谷。《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德光已灭晋,遣其部族酋豪……括借天下钱帛以赏军。胡兵人马不给粮草,遣数千骑分出四野,劫掠人民,号为‘打草谷’。”《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赵延寿请给上国兵廪食。契丹主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谷’。”参阅《辽史·兵卫志上》。
  • 其他释义:

  • 1.契丹官兵以牧马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俗称打草谷。
打草谷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dá,dǎ

[dá,dǎ]

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 拨动:打算盘。 ◎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 写出,开出:打证明。 ◎ 捆,扎:打包裹。 ◎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 除去:打消。打杈。 ◎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 玩,玩耍:打球。 ◎ 截,停,减,退:

读音:cǎo

[cǎo]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草料。柴草。稻草。 ◎ 粗糙,不细致: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 汉字的一种书体: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

读音:gǔ,yù

[gǔ,yù]

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山谷。河谷。 ◎ 喻困境:进退维谷(进退两难)。 ◎ 姓。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