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拊心
拊心
fǔ xīn
  • 拊心的解释
  • 拍胸。表示悲痛、激动等:妇拊心不哭|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 词语解释:

  • 拍胸。表示哀痛或悲愤。抚摩胸际。拊心[fǔxīn]⒈拍胸。表示哀痛或悲愤。抚摩胸际。
  • 引证解释:

  • ⒈拍胸。表示哀痛或悲愤。引《仪礼·士丧礼》:“妇人拊心不哭。”晋陆机《从军行》:“苦哉远征人,拊心悲如何!”宋苏轼《墨宝堂记》:“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拊心欧血几死而仅存。”康有为《苏村卧病写怀》诗:“南望九江北京国,拊心辜负总酸辛。”⒉抚摩胸际。引唐长孙佐辅《古宫怨》诗:“拊心却笑西子嚬,掩鼻谁忧郑姬谤。”
  • 网络解释:

  • 拊心拊心,是一个汉语词汇,
  • 综合释义:

  • 拍胸。表示哀痛或悲愤。《仪礼·士丧礼》:“妇人拊心不哭。”晋陆机《从军行》:“苦哉远征人,拊心悲如何!”宋苏轼《墨宝堂记》:“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拊心欧血几死而仅存。”康有为《苏村卧病写怀》诗:“南望九江北京国,拊心辜负总酸辛。”抚摩胸际。唐长孙佐辅《古宫怨》诗:“拊心却笑西子嚬,掩鼻谁忧郑姬谤。”拊心[fǔxīn]击胸。表示悲伤或愤慨。《庄子.让王》:「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文选.曹植.求自试表》:「功铭着于景锺,名称垂于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
  • 网友释义:

  • 发音fǔxīn1.拍胸。表示哀痛或悲愤。《仪礼·士丧礼》:“妇人拊心不哭。”晋陆机《从军行》:“苦哉远征人,拊心悲如何!”宋苏轼《墨宝堂记》:“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拊心欧血几死而仅存。”康有为《苏村卧病写怀》诗:“南望九江北京国,拊心辜负总酸辛。”2.抚摩胸际。唐长孙佐辅《古宫怨》诗:“拊心却笑西子嚬,掩鼻谁忧郑姬谤。”
  • 汉语大词典:

  • (1).拍胸。表示哀痛或悲愤。《仪礼·士丧礼》:“妇人拊心不哭。”晋陆机《从军行》:“苦哉远征人,拊心悲如何!”宋苏轼《墨宝堂记》:“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拊心欧血几死而仅存。”康有为《苏村卧病写怀》诗:“南望九江北京国,拊心辜负总酸辛。”(2).抚摩胸际。唐长孙佐辅《古宫怨》诗:“拊心却笑西子嚬,掩鼻谁忧郑姬谤。”
  • 国语辞典:

  • 击胸。表示悲伤或愤慨。拊心[fǔxīn]⒈击胸。表示悲伤或愤慨。引《庄子·让王》:「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文选·曹植·求自试表》:「功铭著于景钟,名称垂于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
  • 辞典修订版:

  • 击胸。表示悲伤或愤慨。《庄子.让王》:「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文选.曹植.求自试表》:「功铭着于景锺,名称垂于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
拊心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fǔ

[fǔ]

拍:拊掌大笑。 ◎ 古同“抚”,安抚,抚慰。 ◎ 器物的柄。

读音:xīn

[xīn]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拊心造句
1、剑落地,膝落地,切齿拊心望空明。 2、金古梁切齿拊心,说道:“我父母不过是与世无争的贫民百姓,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3、后来长大了,再回过头去看看各类史料,对岳飞之死更有一种切齿拊心的痛楚。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