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拒塞
拒塞
jù sāi
  • 拒塞的解释
  • 1.扼守边关。拒绝;阻遏。

  • 词语解释:

  • 扼守边关。拒绝;阻遏。拒塞[jùsāi]⒈扼守边关。拒绝;阻遏。
  • 引证解释:

  • ⒈扼守边关。引《后汉书·杜诗传》:“如此,缘边屯戍之师,竞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辞其劳。”《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輒拒塞,未与处画。”⒉拒绝;阻遏。引《南史·徐湛之传》:“臣苦相諫譬,深加拒塞。”宋叶适《学校》:“及秦檜为相,务使诸生为无廉耻以媚己,而以小利啗之,阴以拒塞言者。”
  • 网络解释:

  • 拒塞拒塞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ùsāi,是指扼守边关。
  • 综合释义:

  • 扼守边关。《后汉书·杜诗传》:“如此,缘边屯戍之师,竞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辞其劳。”《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輒拒塞,未与处画。”拒绝;阻遏。《南史·徐湛之传》:“臣苦相諫譬,深加拒塞。”宋叶适《学校》:“及秦檜为相,务使诸生为无廉耻以媚己,而以小利啗之,阴以拒塞言者。”拒塞[jùsāi]把守边关。《后汉书.卷三一.杜诗传》:「如此,缘边屯戍之师,竞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辞其劳。」遏阻、拒绝。《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南史.卷一五.徐羡之传》:「臣苦相谏譬,深加拒塞。」
  • 汉语大词典:

  • (1).扼守边关。《后汉书·杜诗传》:“如此,缘边屯戍之师,竞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辞其劳。”《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2).拒绝;阻遏。《南史·徐湛之传》:“臣苦相谏譬,深加拒塞。”宋叶适《学校》:“及秦桧为相,务使诸生为无廉耻以媚己,而以小利啖之,阴以拒塞言者。”
  • 国语辞典:

  • 把守边关。拒塞[jùsè]⒈把守边关。引《后汉书·卷三一·杜诗传》:「如此,缘边屯戍之师,竞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辞其劳。」⒉遏阻、拒绝。引《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南史·卷一五·徐羡之传》:「臣苦相谏譬,深加拒塞。」
  • 辞典修订版:

  • 把守边关。《后汉书.卷三一.杜诗传》:「如此,缘边屯戍之师,竞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辞其劳。」遏阻、拒绝。《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南史.卷一五.徐羡之传》:「臣苦相谏譬,深加拒塞。」
  • 其他释义:

  • 1.扼守边关。拒绝;阻遏。
拒塞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ù

[jù]

抵挡,抵抗:拒守。拒敌。抗拒。 ◎ 不接受:拒绝。拒谏(拒绝劝谏)。来者不拒。 ◎ 古同“矩”,方阵。

读音:sài,sāi,sè

[sài,sāi,sè]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塞 sè  ㄙㄜˋ ◎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