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拜扫
拜扫
bài sǎo
  • 拜扫的解释
  • 在墓前祭奠;扫墓:~烈士墓。

  • 词语解释:

  • 亦作“拜埽”。拜扫[bàisǎo]⒈亦作“拜埽”。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拜埽”。扫墓,上坟。引《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拜扫山陵,涕泪所洒,松草变色。”唐徐凝《嘉兴寒食》诗:“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归。”宋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拜埽》:“《后汉·光武纪》云:‘建武十年八月,幸长安,有事十一陵。’盖躬祭於墓也,即今上坟。拜埽盖起於此。”元张可久《落梅风·春情》曲:“秋千院,拜扫天,柳阴中躲鶯藏燕。”《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清明拜扫,搭船借伞,前世恩人来相见。”
  • 网络解释:

  • 拜扫拜扫,亦作“拜埽”。扫墓,上坟。
  • 综合释义:

  • 亦作“拜埽”。扫墓,上坟。《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拜扫山陵,涕泪所洒,松草变色。”唐徐凝《嘉兴寒食》诗:“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归。”宋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拜埽》:“《后汉·光武纪》云:‘建武十年八月,幸长安,有事十一陵。’盖躬祭於墓也,即今上坟。拜埽盖起於此。”元张可久《落梅风·春情》曲:“秋千院,拜扫天,柳阴中躲鶯藏燕。”《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清明拜扫,搭船借伞,前世恩人来相见。”拜扫[bàisǎo]祭扫坟墓。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阙者四年矣。」
  • 网友释义:

  • 拜扫,亦作“拜埽”。扫墓,上坟。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拜埽”。扫墓,上坟。《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拜扫山陵,涕泪所洒,松草变色。”唐徐凝《嘉兴寒食》诗:“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归。”宋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拜埽》:“《后汉·光武纪》云:‘建武十年八月,幸长安,有事十一陵。’盖躬祭于墓也,即今上坟。拜埽盖起于此。”元张可久《落梅风·春情》曲:“秋千院,拜扫天,柳阴中躲莺藏燕。”《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清明拜扫,搭船借伞,前世恩人来相见。”
  • 国语辞典:

  • 祭扫坟墓。拜扫[bàisǎo]⒈祭扫坟墓。引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阙者四年矣。」
  • 辞典修订版:

  • 祭扫坟墓。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阙者四年矣。」
  • 其他释义:

  • 在墓前祭奠;扫墓:~烈士墓。
拜扫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ài

[bài]

表示敬意的礼节: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拜忏。礼拜。回拜。 ◎ 恭敬地:拜托。拜谢。拜读。拜别。拜谒(a.拜见;b.瞻仰陵墓、碑碣)。 ◎ 行礼祝贺:拜年。拜寿。 ◎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拜将(jiàng )。拜相(xiàng )。拜师。拜把子。 ◎ 姓。

读音:sào,sǎo

[sào,sǎo]

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扫地。 ◎ 清除,消灭:扫雷。扫盲。扫荡。一扫而空。 ◎ 全,尽,尽其所有:扫数(shù)。 ◎ 低落,丧失:扫兴(xìng )。 ◎ 描画:扫描。扫眉。 ◎ 迅速横掠而过:扫射。扫视。 ◎ 结束,了结:扫尾。 ◎ 祭奠:扫墓。祭扫。

拜扫造句
1、天宝初,暐还乡拜扫,特赐锦袍缯彩,御赐诗以宠异之,乘传来往,敕郡县供拟。2、及宝夤将有异志,孝通悟其萌,托以拜扫求归,乃见许。3、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回。4、此日都城之人,有就家享祀者,或往坟所拜扫者。5、天宝初,暐还乡拜扫,特赐锦袍缯彩,御赐诗以宠异之,乘传来往,敕郡县供拟。6、学校常...
1、祖宗坟墓子孙依时拜扫,每岁岁节,及寒食七月十五,十月朔日,子孙须亲展省. 2、这状元公前呼后拥,白日衣绣,已在今日午前返回故里,拜扫祖宗茔墓。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