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括囊
括囊
kuò nánɡ
  • 括囊的解释
  • 1.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 2.犹囊括。包罗。

  • 词语解释:

  • 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犹囊括。包罗。括囊[kuònáng]⒈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⒉犹囊括。包罗。
  • 引证解释:

  • ⒈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引《易·坤》:“括囊,无咎无誉。”孔颖达疏:“括,结也;囊,所以贮物,以譬心藏知也。闭其知而不用,故曰括囊。”汉王符《潜夫论·贤难》:“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世说新语·言语》“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徽在潁川”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司马徽别传》:“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谈议时人。”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天下无道,君子括囊不信,以避小人之祸,而犹或不免。”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蕉叶》:“僕屡欲辨驳,因惮主括囊。”⒉犹囊括。包罗。引《后汉书·郑玄传论》:“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是以括囊杂体,功在銓别。”唐刘知几《史通·二体》:“然《国语》之外,尚多亡逸,安得言其括囊靡遗者哉。”清薛福成《论不勤远略之误》:“迨元太祖括囊俄罗斯,席捲五印度,餘威振於欧罗巴。”
  • 网络解释:

  • 括囊括囊是汉语词汇,
  • 综合释义:

  • 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易·坤》:“括囊,无咎无誉。”孔颖达疏:“括,结也;囊,所以贮物,以譬心藏知也。闭其知而不用,故曰括囊。”汉王符《潜夫论·贤难》:“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世说新语·言语》“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徽在潁川”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司马徽别传》:“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谈议时人。”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天下无道,君子括囊不信,以避小人之祸,而犹或不免。”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蕉叶》:“僕屡欲辨驳,因惮主括囊。”犹囊括。包罗。《后汉书·郑玄传论》:“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是以括囊杂体,功在銓别。”唐刘知几《史通·二体》:“然《国语》之外,尚多亡逸,安得言其括囊靡遗者哉。”清薛福成《论不勤远略之误》:“迨元太祖括囊俄罗斯,席捲五印度,餘威振於欧罗巴。”括囊[kuònáng]括,打结。括囊指闭口不言。《易经.坤卦.六四》:「六四括囊,无咎无誉。」包罗。《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论曰》:「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
  • 网友释义:

  • 括囊是汉语词汇,拼音kuònáng(ㄎㄨㄛˋㄎㄨㄛˋㄎㄨㄛˋ),出自《易·坤》。1.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2.犹囊括。包罗。
  • 汉语大词典:

  • (1).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易·坤》:“括囊,无咎无誉。”孔颖达疏:“括,结也;囊,所以贮物,以譬心藏知也。闭其知而不用,故曰括囊。”汉王符《潜夫论·贤难》:“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世说新语·言语》“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徽在颍川”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司马徽别传》:“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谈议时人。”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天下无道,君子括囊不信,以避小人之祸,而犹或不免。”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蕉叶》:“仆屡欲辨驳,因惮主括囊。”(2).犹囊括。包罗。《后汉书·郑玄传论》:“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定势》:“是以括囊杂体,功在铨别。”唐刘知几《史通·二体》:“然《国语》之外,尚多亡逸,安得言其括囊靡遗者哉。”清薛福成《论不勤远略之误》:“迨元太祖括囊俄罗斯,席捲五印度,馀威振于欧罗巴。”
  • 国语辞典:

  • 括,打结。括囊指闭口不言。括囊[guānáng]⒈括,打结。括囊指闭口不言。引《易经·坤卦·六四》:「六四括囊,无咎无誉。」⒉包罗。引《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论曰》:「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
  • 辞典修订版:

  • 括,打结。括囊指闭口不言。《易经.坤卦.六四》:「六四括囊,无咎无誉。」包罗。《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论曰》:「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
  • 其他释义:

  • 1.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2.犹囊括。包罗。
括囊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kuò

[kuò]

扎,束:括发(束起头发)。括约肌。 ◎ 包容:包括。概括。总括。囊括。

读音:náng,nāng

[náng,nāng]

口袋:药囊。探囊取物。囊空如洗。囊括。 ◎ 〔囊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 ◎ 像口袋的东西:胆囊。胶囊。囊肿。

括囊造句
1、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言膝之为功,不可妄动以致誉也。2、公龙骧凤矫,咫尺八绂,括囊四海,折冲无外。3、此爻阴居四位,本就是多有惊惧的位置,一年没能依照爻辞‘括囊’而谨言慎行,自然也就不能得到‘无咎无誉’之果了!4、像这种括囊守禄、明哲保身的官员,又怎能匡救时弊,有所作为呢?5、像这种括囊守禄、明哲保...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