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拯溺
拯溺
zhěnɡ nì
  • 拯溺的解释
  • 1.救援溺水的人。引申指解救危难。

  • 词语解释:

  • 救援溺水的人。引申指解救危难。拯溺[zhěngnì]⒈救援溺水的人。引申指解救危难。
  • 引证解释:

  • ⒈救援溺水的人。引申指解救危难。引《邓析子·无厚》:“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淮南子·说林训》:“予拯溺者,金玉不若寻常之缠索。”宋陈亮《制举策》:“因天下所同欲而易致如反手,岂敢徐步拯溺以待文宗之自悟哉!”《红楼梦》第三回:“礼贤下士,拯溺救危,大有祖风。”
  • 网络解释:

  • 拯溺拯溺,汉语词语,
  • 综合释义:

  • 救援溺水的人。引申指解救危难。《邓析子·无厚》:“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淮南子·说林训》:“予拯溺者,金玉不若寻常之缠索。”宋陈亮《制举策》:“因天下所同欲而易致如反手,岂敢徐步拯溺以待文宗之自悟哉!”《红楼梦》第三回:“礼贤下士,拯溺救危,大有祖风。”拯溺[zhěngnì]援救、济助。《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四》:「岂非疗饥不期于鼎食,拯溺无待于规行。」《文选.谢灵运.述德祖诗二首之二》:「拯溺由道情,龛暴资神理。」
  • 网友释义:

  • 基本信息拼音:zhěngnì注音:ㄓㄥˇㄋㄧˋ释义救援溺水的人。引申指解救危难。《邓析子·无厚》:“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淮南子·说林训》:“予拯溺者,金玉不若寻常之缠索。”宋陈亮《制举策》:“因天下所同欲而易致如反手,岂敢徐步拯溺以待文宗之自悟哉!”《红楼梦》第三回:“礼贤下士,拯溺救危,大有祖风。”
  • 汉语大词典:

  • 救援溺水的人。引申指解救危难。《邓析子·无厚》:“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淮南子·说林训》:“予拯溺者,金玉不若寻常之缠索。”宋陈亮《制举策》:“因天下所同欲而易致如反手,岂敢徐步拯溺以待文宗之自悟哉!”《红楼梦》第三回:“礼贤下士,拯溺救危,大有祖风。”
  • 国语辞典:

  • 援救、济助。拯溺[zhěngnì]⒈援救、济助。引《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四》:「岂非疗饥不期于鼎食,拯溺无待于规行。」《文选·谢灵运·述德祖诗二首之二》:「拯溺由道情,龛暴资神理。」
  • 辞典修订版:

  • 援救、济助。《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四》:「岂非疗饥不期于鼎食,拯溺无待于规行。」《文选.谢灵运.述德祖诗二首之二》:「拯溺由道情,龛暴资神理。」
  • 其他释义:

  • 1.救援溺水的人。引申指解救危难。
拯溺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ěng

[zhěng]

援救,救助:拯救。拯饥。拯弊(救正弊病)。拯民于水火之中。

读音:nì,niào

[nì,niào]

淹没:溺水。溺死。 ◎ 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溺爱。沉溺。

拯溺造句
1、足下试自思之,必有拯溺救焚之事。2、王,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东征西怨。3、你这孽障!姜子牙奉玉虚符命,扶助圣主,戡定祸乱,拯溺救焚,吊民伐罪,你为何反起狼心,你助恶为虐!犯下弥天大最。4、然夷凶翦乱,拯溺扶危,四海乐推,三灵眷命,揖让而居南面者,陈氏也。5、年内,共有480名青少年加入...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