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捏塑
捏塑
niē sù
  • 捏塑的解释
  • 1.亦作"揑塑"。 2.以泥塑造。

  • 词语解释:

  • 亦作'揑塑'。以泥塑造。
  • 基础解释:

  • 亦作/'揑塑/'。以泥塑造。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揑塑”。以泥塑造。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唐朝上》:“时有张爱儿学吴画不成,便为揑塑。”宋吴曾《能改斋漫录·逸文》:“江左人以泥揑塑人物,有机关以动手足,货於市,谓之快活三郎。”清赵翼《捏塑传真》诗序:“虎邱陆起元,以揑塑人像称能手。”
  • 网络解释:

  • 捏塑捏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起源于山东菏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入济南后,经李俊兴等老艺人的传承,逐渐形成了济南捏塑的独特风格。
  • 综合释义:

  • 亦作“揑塑”。以泥塑造。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唐朝上》:“时有张爱儿学吴画不成,便为揑塑。”宋吴曾《能改斋漫录·逸文》:“江左人以泥揑塑人物,有机关以动手足,货於市,谓之快活三郎。”清赵翼《捏塑传真》诗序:“虎邱陆起元,以揑塑人像称能手。”捏塑[niēsù]用黏土或其他泥状的材料团合揉弄,塑造成各种玩具、玩偶或器具的粗胚。如:「捏塑泥人」。也作「捻塑」。捏塑[niēsù]用黏土或其他泥料搓合揉弄,塑造成各种玩具、玩偶或器具。【造句】他用陶土捏塑成一个栩栩如生的泥人。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捏塑”。以泥塑造。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唐朝上》:“时有张爱儿学吴画不成,便为捏塑。”宋吴曾《能改斋漫录·逸文》:“江左人以泥捏塑人物,有机关以动手足,货于市,谓之快活三郎。”清赵翼《捏塑传真》诗序:“虎邱陆起元,以捏塑人像称能手。”
  • 国语辞典:

  • 用黏土或其他泥状的材料团合揉弄,塑造成各种玩具、玩偶或器具的粗胚,如:「捏塑泥人」。也作「捻塑」。
  • 辞典简编版:

  • 用黏土或其他泥料搓合揉弄,塑造成各种玩具、玩偶或器具。 【造句】他用陶土捏塑成一个栩栩如生的泥人。
  • 其他释义:

  • 1.亦作'揑塑'。2.以泥塑造。
捏塑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niē

[niē]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 ◎ 用手指把软的东西做成一定的形状:捏饺子。捏面人儿。 ◎ 假造,虚构:捏造。捏陷。

读音:sù

[sù]

〔塑性〕柔软,非流质,可任意变形的性质。 ◎ 〔塑料〕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经加热加压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材料。 ◎ 用泥土等做成人、物的形象:塑像。泥塑木雕。雕塑。

捏塑造句
1、想到这是喇嘛艺僧用冷却麻木的手分毫不差捏塑的,笔者心头不由得敬意迸涌。2、现场展出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展品,展厅分别为“剪绎细雕”、“精雕细琢”、“金玉锦绣”、“捏塑经典”等。3、我见过制陶工人捏塑、烧制碗碟花瓶,并在上面涂绘各种宗教图案。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