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损缺
损缺
sǔn quē
  • 损缺的解释
  • 1.亦作"损阙"。 2.缺失。 3.损坏残缺。 4.减省。

  • 词语解释:

  • 1.亦作'损阙'。2.缺失。3.损坏残缺。4.减省。
  • 基础解释:

  • 亦作/'损阙/'。缺失。3.损坏残缺。4.减省。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损闕”。⒉缺失。引汉荀悦《汉纪·惠帝纪论》:“夺民之利,不以为耻,是以清节毁伤,公义损缺。”⒊损坏残缺。引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穴中得一铜鼓,其色翠緑,土蚀数处损闕。”宋曹士冕《法帖谱系·大观太清楼帖》:“吾家收宣政间所拓前十卷字画,有锋芒且无损缺。”⒋减省。引《后汉书·黄琼传》:“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闕,务存质俭,以易民听。”
  • 网络解释:

  • 损缺损缺
  • 综合释义:

  • 亦作“损闕”。缺失。汉荀悦《汉纪·惠帝纪论》:“夺民之利,不以为耻,是以清节毁伤,公义损缺。”损坏残缺。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穴中得一铜鼓,其色翠緑,土蚀数处损闕。”宋曹士冕《法帖谱系·大观太清楼帖》:“吾家收宣政间所拓前十卷字画,有锋芒且无损缺。”减省。《后汉书·黄琼传》:“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闕,务存质俭,以易民听。”
  • 网友释义:

  • sǔnquē1.亦作'损阙'。2.缺失。3.损坏残缺。4.减省。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损阙”。(1).缺失。汉荀悦《汉纪·惠帝纪论》:“夺民之利,不以为耻,是以清节毁伤,公义损缺。”(2).损坏残缺。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穴中得一铜鼓,其色翠绿,土蚀数处损阙。”宋曹士冕《法帖谱系·大观太清楼帖》:“吾家收宣政间所拓前十卷字画,有锋芒且无损缺。”(3).减省。《后汉书·黄琼传》:“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
损缺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ǔn

[sǔn]

减少:损失。损耗。损益。增损。亏损。损兵折将。 ◎ 使失去原来的使用效能:损坏。破损。易损。 ◎ 使蒙受害处:损害。满招损,谦受益。 ◎ 用刻薄的话挖苦人:损人。 ◎ 刻薄,毒辣:这话太损了。

读音:quē

[quē]

不够:缺乏。缺少。缺憾。欠缺。缺漏。 ◎ 残破:缺点。缺口。缺陷。 ◎ 空额(指职位):缺额。补缺。 ◎ 该到而未到:缺勤。缺席。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