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推勘
推勘
tuī kān
  • 推勘的解释
  • 1.审问。 2.考察;推求。

  • 词语解释:

  • 1.审问。2.考察;推求。推勘[tuīkān]⒈审问。⒉考察;推求。
  • 基础解释:

  • 审问。考察;推求。
  • 引证解释:

  • ⒈审问。引唐刘肃《大唐新语·公直》:“近者朝臣多被周兴、来俊臣推勘,递相牵引。”《宋史·刑法志二》:“鞫狱官推勘不得实,故有不当者,一案坐之。”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则听得闭宫门推勘这女娇姿,多应是十年前那一塲公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王法还须推勘,神明料不差池。”⒉考察;推求。引宋司马光《乞以十科举士札子》:“须合差官体量相度,点检磨勘,剗刷催促,推勘定夺。”明冯惟敏《一枝花·题丹元楼》套曲:“旌贤寳善勤推勘,勑使观风几驻驂,指日传宣圣恩湛。”苏曼殊《非梦记》:“由是往復推勘,如入魔不醒。”
  • 网络解释:

  • 推勘推勘,指审问;训问。
  • 综合释义:

  • 审问。唐刘肃《大唐新语·公直》:“近者朝臣多被周兴、来俊臣推勘,递相牵引。”《宋史·刑法志二》:“鞫狱官推勘不得实,故有不当者,一案坐之。”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则听得闭宫门推勘这女娇姿,多应是十年前那一塲公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王法还须推勘,神明料不差池。”考察;推求。宋司马光《乞以十科举士札子》:“须合差官体量相度,点检磨勘,剗刷催促,推勘定夺。”明冯惟敏《一枝花·题丹元楼》套曲:“旌贤寳善勤推勘,勑使观风几驻驂,指日传宣圣恩湛。”苏曼殊《非梦记》:“由是往復推勘,如入魔不醒。”推勘[tuīkān]推究勘问。《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置御史台推勘官二十人,皆以京朝官为之。凡诸州有大狱,则乘传就鞫。」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得要硬抵讳,休得要假疑惑,我索合从头推勘你。」
  • 国语辞典:

  • 推究勘问。推勘[tuīkān]⒈推究勘问。引《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置御史台推勘官二十人,皆以京朝官为之。凡诸州有大狱,则乘传就鞫。」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得要硬抵讳,休得要假疑惑,我索合从头推勘你。」
  • 辞典修订版:

  • 推究勘问。《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置御史台推勘官二十人,皆以京朝官为之。凡诸州有大狱,则乘传就鞫。」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得要硬抵讳,休得要假疑惑,我索合从头推勘你。」
推勘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tuī

[tuī]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推车。推搡。推拿。推倒。推敲。顺水推舟。 ◎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推头。推土。 ◎ 使事情开展:推广。推行(xíng )。推动。推销。 ◎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推及。推究。推导。推论。推测。推事。 ◎ 往后挪动(时间上):推延。推移。 ◎ 辞让,脱卸:推让。推却。推委。推辞。 ◎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推许。推重(zhòng )。推举。推崇。 ◎ 让出,献出:推恩。推心置腹。

读音:kān

[kān]

校对,复看核定:勘核。勘正。勘误。校勘。 ◎ 实现调查,探测:勘测。勘探。勘查。 ◎ 审问囚犯:勘问。推勘。

推勘造句
1、何隆怀仇欲报,乘此机会,要问何达偿命,衙门上下用了贿赂,急推勘其事。2、而地府之中执掌类似文职的可实在是太多了,左右判官之下可有着七十六司,掌教签押司、掌生死司、掌生死勾押推勘司、掌斋僧道司、掌修功德司。3、上下衙门用了贿赂银两,各攒成本司官吏急推勘其事。4、衲僧门下,推勘将来,布裙芒靸,不免撩...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