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揆的意思
揆的拼音 kuí
注音 ㄎㄨㄟˊ
部首笔画 3
繁体字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
揆的笔顺横竖横折捺撇撇捺横横撇捺
揆的意思、基本意思
  • RWGD
  • UniCode
    U+63C6
  • 五行
  • RWGD
  • 四角号码
    52084
  • 规范汉字
    5076
  • 仓颉
    QNOK
  • GBK编码
    DEF1
  • 基本解释


    kuí  ㄎㄨㄟˊ
    ◎ 度(duó),揣测:揆度。揆策。揆古察今。
    ◎ 道理,准则:千载一揆。
    ◎ 事务:百揆。
    ◎ 管理,掌管:揆百事。
    ◎ 旧称总揽政务的人,如宰相等:阁揆。揆席(宰相之位)。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kuí 
    〈动〉
    (1) (形声。从手,癸声。本义:测量方位)
    (2) 同本义 [measure;direction-find]
    揆,度也。——《说文》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诗·鄘风·定之方中》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易·系辞》
    南北之揆七同也。——《国语·周语》
    (3) 揆度,大致估量现实状况 [conjecture;estimate]
    皇览揆予初度兮,肇锡予以嘉名。——《楚辞·离骚》
    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论衡·实知》
    揆其所以,虽未必尽由于此,亦不可不以为戒。——《镜花缘》
    (4) 又如:揆格(对客观事物的量度推究);揆量(审度);揆端(估量事物的端倪);揆抚(审度省察);揆德(度量人的品德)
    (5) 管理;掌管 [administer]
    [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左传》
    (6) 又如:揆持(掌管;管理)
    (7) 灭;破 [put out]
    靖郭君大怒,曰:“刬而类,揆吾家。”——《吕氏春秋》
    词性变化
    kuí 
    〈名〉
    (1) 准则;原则 [criterion]
    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孟子·离娄下》
    (2) 又如:千载一揆
    (3) 事务;政事 [affairs]
    纳于百揆,百揆时叙。——《书·舜典》
    (4) 因宰相管理百官百事,后遂以指宰相或相当于宰相之职 [prime minister]。如:揆路(宰相之位,内阁);揆衡(宰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中】【手字部】 揆;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441第04(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求癸切【集韻】【韻會】巨癸切,𠀤葵上聲。【說文】葵也。【爾雅·釋言】度也。【易·繫辭】初率其辭而揆其方。【註】循其辭,以度其義。【詩·鄘風】揆之以日。【史記·律書】癸之爲言揆也,言萬物可揆度,故曰癸。 又百揆,官名。【書·舜典】納于百揆。【傳】納舜于此官,揆度百事也。【後漢·百官志註】百揆,堯初別置,周更名冢宰。 又【正字通】渠惟切,音葵。字彙闕平聲,非。◎按唐韻,集韻諸書,揆字止收紙韻,不入支韻。經典釋文亦無平聲,从舊可也。本作𢲕。

    汉语字典

    [①][kuí]
    [《廣韻》求癸切,上旨,羣。]
    亦作“楑1”。
    (1)度量;揣度。
    (2)道理;准则。
    (3)事务;政事。
    (4)管理;掌管。
    (5)因宰相管理百官百事,后遂以指宰相或相当于宰相之职。
    (6)灭;破。

    音韵参考

    [广 韵]:求癸切,上5旨,guì,止合三上脂A群
    [平水韵]:上声四纸
    [国 语]:kuí
    [粤 语]:kwai4kwai5
    [闽南语]:kui5,khui2

    字源字形

    揆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