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携贰
携贰
xié èr
  • 携贰的解释
  • 1.亦作"携贰"。 2.离心﹐有二心。 3.指怀有离心的人。

  • 词语解释:

  • 1.亦作'携贰'。2.离心﹐有二心。3.指怀有离心的人。携贰[xiéèr]⒈亦作“携贰”。⒉离心,有二心。⒊指怀有离心的人。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携贰”。⒉离心,有二心。引《国语·周语上》:“其刑矫诬,百姓携贰,明神不蠲。”韦昭注:“携,离;贰,二心也。”汉刘向《说苑·辨物》:“国将亡……百姓携贰,明神不蠲。”鲁迅《<二心集>序言》:“在坏了下去的旧社会里,倘有人怀一点不同的意见,有一点携贰的心思,是一定要大吃其苦的。”⒊指怀有离心的人。引《后汉书·公孙述传》:“发间使,召携贰。”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三》:“徒以甲车千乘,恫喝携贰。”
  • 网络解释:

  • 携贰携贰,汉语词汇。
  • 释义:

  • 1、离心,有二心。2.指怀有离心的人。
  • 网友释义:

  • 携贰,汉语词汇,拼音xiéèr,释义是离心,有二心。指怀有离心的人。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携贰”。(1).离心,有二心。《国语·周语上》:“其刑矫诬,百姓携贰,明神不蠲。”韦昭注:“携,离;贰,二心也。”汉刘向《说苑·辨物》:“国将亡……百姓携贰,明神不蠲。”鲁迅《〈二心集〉序言》:“在坏了下去的旧社会里,倘有人怀一点不同的意见,有一点携贰的心思,是一定要大吃其苦的。”(2).指怀有离心的人。《后汉书·公孙述传》:“发间使,召携贰。”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三》:“徒以甲车千乘,恫喝携贰。”
  • 国语辞典:

  • 有二心。指离心、不相亲附。携贰[xīèr]⒈有二心。指离心、不相亲附。引《国语·周语中》:「若七德离判,居乃携贰,各以利退,上求不暨,是其外利也。」《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贞观初,频年霜旱,畿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老扶幼,来往数年,卒无一户亡去。此由陛下矜育抚宁,故死不携贰也。」
  • 辞典修订版:

  • 有二心。指离心、不相亲附。《国语.周语中》:「若七德离判,居乃携贰,各以利退,上求不暨,是其外利也。」《新唐书.卷九七.魏徵传》:「贞观初,频年霜旱,畿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老扶幼,来往数年,卒无一户亡去。此由陛下矜育抚宁,故死不携贰也。」
携贰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xié

[xié]

带:携手。携带。扶老携幼。 ◎ 离,叛离:携离。携贰。

读音:èr

[èr]

“二”的大写。 ◎ 变节,背叛:贰臣。贰心。

携贰造句
1、自前清季世,四裔携贰,几于日蹙国百里。 2、猷渠携贰,种落怨愤,长恶不悛,野心弥炽。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