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摩沙
摩沙
mó shā
  • 摩沙的解释
  • 1.同"摩挲"。

  • 词语解释:

  • 摩沙móshā。(1)用手轻按着并一下一下地抚摩。(1)用手抚摩。
  • 基础解释:

  • 同/'摩挲/',(动)用手抚摩。
  • 引证解释:

  • ⒈同“摩挲”。参见“摩挲”。引《仪礼·大射》“两壶献酒”汉郑玄注:“献读为沙,沙酒浊,特泲之,必摩沙者也。”
  • 网络解释:

  • 摩沙摩沙,生于1978年6月27日,男,塞尔维亚足球运动员,前卫。
  • 综合释义:

  • 同“摩挲”。《仪礼·大射》“两壶献酒”汉郑玄注:“献读为沙,沙酒浊,特泲之,必摩沙者也。”参见“摩挲”。
  • 汉语大词典:

  • 同“摩挲”。《仪礼·大射》“两壶献酒”汉郑玄注:“献读为沙,沙酒浊,特泲之,必摩沙者也。”参见“摩挲”。《汉语大词典》:摩挲  拼音:māsā亦作“摩莎”。亦作“摩娑”。(1).揉搓。《礼记·郊特牲》“汁献涚于盏酒”汉郑玄注:“摩莎泲之,出其香汁。”冰心《南归》:“涵和华摩挲着忧愁的倦眼,和我交替。”(2).抚摸。《释名·释姿容》:“摩娑,犹末杀也,手上下之言也。”《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后人复于长安东霸城见之,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唐韩愈《石鼓歌》:“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清昭梿《啸亭续录·吴六奇》:“其署中有峻石高数丈,查爱之,摩挲抚惜,因醉题‘绉石’。”(3).琢磨。元汤式《一枝花·劝妓女从良》套曲:“试点检莺花簿,细摩挲烟月文。”清周亮工《书影》卷五:“兴至则解衣盘礴,一妻二女,皆能点染设色,相与摩挲指示,共相娱悦。”(4).模糊。宋陆游《睡起遣怀》诗:“摩挲困睫喜汤熟,小瓶自拆山茶香。”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你莫不是眼摩挲,错认了你这亲眷,你却是姓甚么。”《金瓶梅词话》第八回:“此时宿酒未醒,醉眼摩娑,前合后仰。”傅敷《感秋》诗之三:“欲写沉忧付壮歌,江山眼底认摩娑。”(5).消磨。明王九思《曲江春》第四折:“从今后,青山止许巢由采,黄金休把相如买,摩挲了壮怀。”明陈继儒《读书镜》卷一:“大抵著书,上者羽翼世道……又次者资辅聪明,又次者摩娑岁月。”(6).摸索。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孤嫁女》:“时值上弦,幸月色昏黄,门户可辨。摩娑数进,始抵后楼。”太平天国洪仁玕《诛妖檄文》:“譬如黑暗之中未睹天目,暗中摩挲,不辨方位,何能不误入迷途以待天晓乎?”
  • 其他释义:

  • 1.同'摩挲'。
摩沙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mā,mó

[mā,mó]

擦,蹭,接触:摩擦。摩天。摩崖(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摩肩接踵。摩顶放踵。 ◎ 摸,抚:摩弄。摩挲(suō) ◎ 研究,切磋:观摩。揣摩(a.研究,仔细琢磨;b.估量,推测)。 ◎ 古同“磨”,磨擦。

读音:shà,shā

[shà,shā]

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 像沙的东西:沙糖。豆沙。沙瓤。 ◎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 ◎ 姓。

摩沙造句
1、阿根廷北部省份则是受灾情况较严重地区,如福尔摩沙省、查科省、科连特斯省以及米西奥内斯省,共计有1万2千余人受暴雨影响离开家园。2、绿营民代批"福尔摩沙矮化台湾"。3、暗黑武僧的始祖摩沙原本是虔诚的天竺寺僧人,从小研习佛教武功,刻苦专研的武痴精神加上罕见的天赋,很快成为了天竺武林中的高高手。4、正...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