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敕牒
敕牒
chì dié
  • 敕牒的解释
  • 1.诏书的一种。 2.授官的文书,委任状。

  • 词语解释:

  • 诏书的一种。授官的文书,委任状。敕牒[chìdié]⒈诏书的一种。⒉授官的文书,委任状。
  • 引证解释:

  • ⒈诏书的一种。引《新唐书·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立皇后、皇太子,封诸王,临轩册命则用之……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於旧则用之。”⒉授官的文书,委任状。引《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旧制,吏部给告身,先责其人输朱胶綾轴钱。丧乱以来,贫者但受敕牒,多不取告身。”胡三省注:“受敕牒以照验供职,苟得一时之禄利;告身,无其钱则不及取矣。”
  • 网络解释:

  • 敕牒始于隋唐之际,除授百官,由门下省政事堂草拟文书经中书舍人进奏画敕字,然后政事堂出牒公布于外,所以又称敕牒。宋元沿用此体。又据《资治通鉴》二一O唐景云元年:唐制,封授三品以上官称册授;五品以上称制授;六品以下称敕授。
  • 综合释义:

  • 诏书的一种。《新唐书·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立皇后、皇太子,封诸王,临轩册命则用之……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於旧则用之。”授官的文书,委任状。《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旧制,吏部给告身,先责其人输朱胶綾轴钱。丧乱以来,贫者但受敕牒,多不取告身。”胡三省注:“受敕牒以照验供职,苟得一时之禄利;告身,无其钱则不及取矣。”敕牒[chìdié]古代君王任命官吏的文书。《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于旧则用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薛御史当堂一问,初时抵赖,及查物件,见了永嘉县尉的敕牒尚在箱中,赃物一一对款。」
  • 汉语大词典:

  • (1).诏书的一种。《新唐书·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立皇后、皇太子,封诸王,临轩册命则用之……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于旧则用之。”(2).授官的文书,委任状。《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旧制,吏部给告身,先责其人输朱胶绫轴钱。丧乱以来,贫者但受敕牒,多不取告身。”胡三省注:“受敕牒以照验供职,苟得一时之禄利;告身,无其钱则不及取矣。”
  • 国语辞典:

  • 古代君王任命官吏的文书。敕牒[chìdié]⒈古代君王任命官吏的文书。引《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于旧则用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薛御史当堂一问,初时抵赖,及查物件,见了永嘉县尉的敕牒尚在箱中,赃物一一对款。」
  • 辞典修订版:

  • 古代君王任命官吏的文书。《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于旧则用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薛御史当堂一问,初时抵赖,及查物件,见了永嘉县尉的敕牒尚在箱中,赃物一一对款。」
  • 其他释义:

  • 1.诏书的一种。2.授官的文书,委任状。
敕牒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chì

[chì]

帝王的诏书、命令:敕命。敕书。敕封。奉敕。宣敕。 ◎ 告诫:申敕。戒敕。 ◎ 古同“饬”,整顿。

读音:dié

[dié]

文书,证件:通牒。度牒。尺牒。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