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料钞
料钞
liào chāo
  • 料钞的解释
  • 1.元初发行的一种货币。因以丝料作合价标准,故称。

  • 词语解释:

  • 1.元初发行的一种货币。因以丝料作合价标准,故称。料钞[liàochāo]⒈元初发行的一种货币。因以丝料作合价标准,故称。
  • 基础解释:

  • 元初发行的一种货币。因以丝料作合价标准,故称。
  • 引证解释:

  • ⒈元初发行的一种货币。因以丝料作合价标准,故称。引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十分料钞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你怀揣着鸦青料钞寻相识,并没半升粗米施饘粥。”《元典章·钞法·昏钞》:“诸行用库,凡遇人以昏钞易换料钞,皆须库官监视。”
  • 网络解释:

  • 料钞元初发行的一种货币
  • 综合释义:

  • 元初发行的一种货币。因以丝料作合价标准,故称。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十分料钞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你怀揣着鸦青料钞寻相识,并没半升粗米施饘粥。”《元典章·钞法·昏钞》:“诸行用库,凡遇人以昏钞易换料钞,皆须库官监视。”料钞[liàochāo]元初发行的纸币,以丝料作为合价标准。后泛称纸币。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套.滚绣球〉曲:「一日日物价高涨,十分料钞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煞是凄凉。」
  • 网友释义:

  • liàochāoㄌㄧㄠˋㄔㄠ料钞元初发行的一种货币。因以丝料作合价标准,故称。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十分料钞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你怀揣着鸦青料钞寻相识,并没半升粗米施饘粥。”《元典章·钞法·昏钞》:“诸行用库,凡遇人以昏钞易换料钞,皆须库官监视。”
  • 汉语大词典:

  • 元初发行的一种货币。因以丝料作合价标准,故称。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十分料钞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你怀揣着鸦青料钞寻相识,并没半升粗米施饘粥。”《元典章·钞法·昏钞》:“诸行用库,凡遇人以昏钞易换料钞,皆须库官监视。”
  • 国语辞典:

  • 元初发行的纸币,以丝料作为合价标准。后泛称纸币。料钞[liàochāo]⒈元初发行的纸币,以丝料作为合价标准。后泛称纸币。引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套·滚绣毬〉曲:「一日日物价高涨,十分料钞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煞是凄凉。」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人家道那把时节将烂钞你强揣与,巴的到那赎时节要那料钞教他赎将去。」
  • 辞典修订版:

  • 元初发行的纸币,以丝料作为合价标准。后泛称纸币。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套.滚绣球〉曲:「一日日物价高涨,十分料钞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煞是凄凉。」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人家道那把时节将烂钞你强揣与,巴的到那赎时节要那料钞教他赎将去。」
料钞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iào

[liào]

估计,猜想:料想。预料。 ◎ 可供制造其他东西的物质:材料。料子。备料。 ◎ 喂牲口用的谷物:草料。 ◎ 一种熔点较低的玻璃,用来制造器皿或工艺品:料器。 ◎ 烹调时的调味品:调料。 ◎ 整理,处理:料理。 ◎ 量词,用于中药配制丸药,处方剂量的全份:配一料药。

读音:chāo

[chāo]

同“抄”。 ◎ 纸币:钞票。现钞。兑换外钞。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