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旒的意思
旒的拼音 liú
注音 ㄌㄧㄡˊ
部首笔画 4
繁体字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
旒的笔顺捺横折撇撇横捺横折捺撇竖折
旒的意思、基本意思
  • YTYK
  • UniCode
    U+65D2
  • 五行
  • YTYQ
  • 四角号码
    08212
  • 规范汉字
    5547
  • 仓颉
    YSOYU
  • GBK编码
    ECBC
  • 基本解释


    liú   ㄌㄧㄡˊ
    ◎ 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旒”。
    ◎ 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旒”。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liú 
    〈名〉
    (1) 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 [ribbon]
    旗十有二旒。——《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
    (2)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tassels on ancient crowns,etc.]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3) 又如:旒纩;旒紞(冕冠上悬垂的玉串);旒扆(借称帝王。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下】【方字部】 旒;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484第18(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求切,音劉。【玉篇】旌旗垂者。【類篇】旌旗之旓。【詩·商頌】爲下國綴旒。【傳】旒,章也。【箋】旌旗之垂者也。 又冕旒,以絲繩貫玉,垂冕前後也。【禮·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註】天子以五采爲旒,旒十有二。 又【韻補】叶力救切。【皮日休·補九夏歌】何以樂之,金石九奏。何以賜之,龍旂九旒。 【集韻】或作斿旈。

    汉语字典

    [①][liú]
    [《廣韻》力求切,平尤,來。]
    亦作“斿1”。亦作“旈1”。亦作“瑬1”。
    (1)旌旗悬垂的饰物。
    (2)泛指旌旗。
    (3)同“瑬”。冕冠前后悬垂的玉串。

    音韵参考

    [上古音]:幽部来母,liu
    [广 韵]:力求切,下平18尤,liú,流開三平尤來
    [平水韵]:下平十一尤
    [唐 音]:liou
    [国 语]:liú
    [粤 语]:lau4
    [闽南语]:liu5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