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本则
本则
běn zé
  • 本则的解释
  • 1.犹言基本原则。

  • 词语解释:

  • 1.犹言基本原则。本则[běnzé]⒈犹言基本原则。
  • 基础解释:

  • 犹言基本原则。
  • 引证解释:

  • ⒈犹言基本原则。引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举国之人,而持一伪字以相往来,则亦成一虚伪泡幻之国而已。本则先拨,虽无外侮之来,亦岂能立於天地间耶?”
  • 网络解释:

  • 本则本则,拼音běnzé,是一个汉语词语
  • 综合释义:

  • 犹言基本原则。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举国之人,而持一伪字以相往来,则亦成一虚伪泡幻之国而已。本则先拨,虽无外侮之来,亦岂能立於天地间耶?”
  • 汉语大词典:

  • 犹言基本原则。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举国之人,而持一伪字以相往来,则亦成一虚伪泡幻之国而已。本则先拨,虽无外侮之来,亦岂能立于天地间耶?”
本则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ěn

[běn]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 ◎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 ◎ 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 ◎ 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 ◎ 原来:本来。本领。 ◎ 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读音:zé

[zé]

模范:以身作则。◎ 规程,制度:规则。总则。原则。细则。◎ 效法:则先烈之言行。◎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则喜。◎ 表示转折,却:今则不然。◎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则余之罪也。◎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则房子太小,二则参加的人数多。◎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则甚(做什么)。◎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则。

本则造句
1、本则寓言劝谕世人,勿生侮慢之心,须知弱者受辱怯意顿消,无不伺机报仇雪耻。2、圣人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商鞅3、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4、同时,也希望该窃匪在看到本则消息时,能积极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5、釜底抽薪;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