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朱崖
朱崖
zhū yá
  • 朱崖的解释
  • 1.红色山崖。 2.即珠崖。今海南省海口市。 3.唐李德裕的别称。李德裕曾任崖州司户,故称。

  • 词语解释:

  • 红色山崖。即珠崖。今海南省海口市。唐李德裕的别称。李德裕曾任崖州司户,故称。朱崖[zhūyá]⒈红色山崖。⒉即珠崖。今海南省海口市。⒊唐李德裕的别称。李德裕曾任崖州司户,故称。
  • 基础解释:

  • 红色山崖。即珠崖。今海南省海口市。唐李德裕的别称。李德裕曾任崖州司户,故称。
  • 引证解释:

  • ⒈红色山崖。引唐陆龟蒙《秋热》诗:“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明何景明《姜子岭至三坌》诗:“朱崖秀夏木,石壁映寒潭。”⒉即珠崖。今海南省海口市。参见“珠厓”。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贾捐之之陈於朱崖,刘歆之辨於祖宗,虽质文不同,得事要矣。”宋苏轼《伏波将军庙碑》:“自徐闻渡海适朱崖,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⒊唐李德裕的别称。李德裕曾任崖州司户,故称。引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令狐綯﹞洎身居巖庙,别无所长,諫官上章,可见之矣。与朱崖之终始,殆难比焉。”
  • 网络解释:

  • 朱崖朱崖,红色山崖。
  • 综合释义:

  • 红色山崖。唐陆龟蒙《秋热》诗:“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明何景明《姜子岭至三坌》诗:“朱崖秀夏木,石壁映寒潭。”即珠崖。今海南省海口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贾捐之之陈於朱崖,刘歆之辨於祖宗,虽质文不同,得事要矣。”宋苏轼《伏波将军庙碑》:“自徐闻渡海适朱崖,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参见“珠厓”。唐李德裕的别称。李德裕曾任崖州司户,故称。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令狐綯﹞洎身居巖庙,别无所长,諫官上章,可见之矣。与朱崖之终始,殆难比焉。”
  • 汉语大词典:

  • (1).红色山崖。唐陆龟蒙《秋热》诗:“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明何景明《姜子岭至三坌》诗:“朱崖秀夏木,石壁映寒潭。”(2).即珠崖。今海南省海口市。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贾捐之之陈于朱崖,刘歆之辨于祖宗,虽质文不同,得事要矣。”宋苏轼《伏波将军庙碑》:“自徐闻渡海适朱崖,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发耳。”参见“珠厓”。(3).唐李德裕的别称。李德裕曾任崖州司户,故称。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令狐绹﹞洎身居岩庙,别无所长,谏官上章,可见之矣。与朱崖之终始,殆难比焉。”
  • 其他释义:

  • 1.红色山崖。2.即珠崖。今海南省海口市。3.唐李德裕的别称。李德裕曾任崖州司户,故称。
朱崖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ū

[zhū]

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 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 ◎ 姓。

读音:yá

[yá]

高地的边,陡立的山边:山崖。悬崖。崖谷。崖壑。崖壁。崖葬(悬棺葬)。崖岸。悬崖勒马。 ◎ 边际:崖略(大略,梗概)。

朱崖造句
1、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记载:《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2、海南被命名为朱崖,琼州和琼崖在不同的历史源远流长。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