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枯悴
枯悴
kū cuì
  • 枯悴的解释
  • 1.憔悴。 2.犹枯萎。 3.枯燥乏味。

  • 词语解释:

  • 1.憔悴。2.犹枯萎。3.枯燥乏味。枯悴[kūcuì]⒈憔悴。⒉犹枯萎。⒊枯燥乏味。
  • 引证解释:

  • ⒈憔悴。引三国魏曹植《释愁文》:“予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焚。”《南史·臧焘传》:“﹝臧盾﹞父卒,居丧五年,不出庐户,形骸枯悴,家人不识。”唐吕岩《绝句》之二三:“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宋洪迈《夷坚丁志·韶州东驿》:“其宿于外十辈亦有被此害者,虽皆不死,而神气顿痴,颜色枯悴,盖血液已失故也。”⒉犹枯萎。引晋陶潜《杂诗》之三:“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昔有思妇,夫官於蜀,屡愆秋期,登此山絶望,忧感而死,山木枯悴。”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其北二十四五步,有无忧花树,今已枯悴。”⒊枯燥乏味。引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引:“古风乐府之类,芳沃当代,响起陈人,淡寂无枯悴之嫌,繁藻无淫妖之忌。”
  • 网络解释:

  • 枯悴枯悴,汉语词汇。
  • 网友释义:

  • 枯悴,汉语词语,拼音是kūcuì,意思是憔悴;枯萎;枯燥乏味。
  • 汉语大词典:

  • (1).憔悴。三国魏曹植《释愁文》:“予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焚。”《南史·臧焘传》:“﹝臧盾﹞父卒,居丧五年,不出庐户,形骸枯悴,家人不识。”唐吕岩《绝句》之二三:“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宋洪迈《夷坚丁志·韶州东驿》:“其宿于外十辈亦有被此害者,虽皆不死,而神气顿痴,颜色枯悴,盖血液已失故也。”(2).犹枯萎。晋陶潜《杂诗》之三:“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昔有思妇,夫官于蜀,屡愆秋期,登此山绝望,忧感而死,山木枯悴。”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其北二十四五步,有无忧花树,今已枯悴。”(3).枯燥乏味。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引:“古风乐府之类,芳沃当代,响起陈人,淡寂无枯悴之嫌,繁藻无淫妖之忌。”
枯悴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kū

[kū]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枯。枯萎。枯槁。枯荣。枯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 没趣味,无生趣:枯燥。枯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读音:cuì

[cuì]

忧伤:“人力雕残,百姓愁悴”。 ◎ 衰弱,疲萎:憔悴。悴容。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