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栖宿
栖宿
qī xiǔ
  • 栖宿的解释
  • 1.亦作"栖宿"。 2.寄居;止息。

  • 词语解释:

  • ⒈ 亦作“栖宿”。⒉ 寄居;止息。栖宿[qīsù]⒈亦作“栖宿”。⒉寄居;止息。
  • 引证解释:

  • ⒈ 亦作“栖宿”。寄居;止息。引:《列子·汤问》:“江浦之间生么虫,其名曰焦螟,羣飞而集於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蚊弗觉也。”《汉书·朱博传》:“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南朝梁吴均《春怨》诗:“万里断音书,十载异栖宿。”唐元稹《大觜乌》诗:“百巢同一树,栖宿不復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二班》:“先生,余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敢屈玉趾,且有所求。”⒈亦作“栖宿”。寄居;止息。引《列子·汤问》:“江浦之间生么虫,其名曰焦螟,羣飞而集於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蚊弗觉也。”《汉书·朱博传》:“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南朝梁吴均《春怨》诗:“万里断音书,十载异栖宿。”唐元稹《大觜乌》诗:“百巢同一树,栖宿不復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二班》:“先生,余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敢屈玉趾,且有所求。”
  • 网友释义:

  • 栖宿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qīsù,意思是寄居;止息。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栖宿”。寄居;止息。《列子·汤问》:“江浦之间生么虫,其名曰焦螟,群飞而集于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蚊弗觉也。”《汉书·朱博传》:“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南朝梁吴均《春怨》诗:“万里断音书,十载异栖宿。”唐元稹《大觜乌》诗:“百巢同一树,栖宿不复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二班》:“先生,余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敢屈玉趾,且有所求。”
  • 国语辞典:

  • ⒈ 停留、居住。引:南朝梁·王僧孺〈春怨〉诗:「万里断音书,十载异栖宿。」《聊斋志异·卷一二·二班》:「先生,余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栖宿[qīsù]⒈停留、居住。引南朝梁·王僧孺〈春怨〉诗:「万里断音书,十载异栖宿。」《聊斋志异·卷一二·二班》:「先生,余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
  • 辞典修订版:

  • 停留、居住。南朝梁.王僧孺〈春怨〉诗:「万里断音书,十载异栖宿。」《聊斋志异.卷一二.二班》:「先生,余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
  • 其他释义:

  • 1.亦作'栖宿'。2.寄居;止息。
栖宿的书写
宿
字义分解

读音:qī,xī

[qī,xī]

鸟禽歇宿:“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 ◎ 居留,停留:栖身。栖息。栖止。栖遁(隐居,遁世)。栖迟(游息,居住)。

读音:sù,xiù,xiǔ

[sù,xiù,xiǔ]

住,过夜,夜里睡觉:住宿。留宿。露宿。宿舍(shè)。宿营。 ◎ 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宿将(经验丰富的老将)。宿儒。名宿。 ◎ 平素,素有的:宿愿。宿志。宿疾。宿敌。宿心。 ◎ 隔夜的,隔年的:宿雨(昨夜的雨)。宿根。宿草。 ◎ 姓。● 宿 xiù  ㄒㄧㄡˋ ◎ 星座:星宿。

栖宿造句
1、当时的香港只有村民约3650人,聚居于20多条村落;渔民2000人,栖宿于港口的渔船上。2、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撒在自己的园子里,长大成树,天空的飞鸟栖宿在它的枝上。3、他好不容易将她匆匆带回住处,在那里她的栖宿已经是朝不保夕了。4、路十三19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撒在自己的园子里,长大成...
1、太十三32这乃是百种里最小的,但长起来,却比别的菜都大,且成了树,甚至天空的飞鸟来栖宿在它的枝上。 2、他好不容易将她匆匆带回住处,在那里她的栖宿已经是朝不保夕了。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