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桑鳸
桑鳸
sānɡ hù
  • 桑鳸的解释
  • 1.即桑扈。鸟名。

  • 词语解释:

  • 即桑扈。鸟名。桑鳸[sānghù]⒈即桑扈。鸟名。
  • 引证解释:

  • ⒈即桑扈。鸟名。参见“桑扈”。引《尔雅·释鸟》:“桑鳸,窃脂。”郭璞注:“俗谓之青雀,觜曲,食肉,好盗脂膏,因名云。”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桑鳸》:“鳸意同扈,止也。《左传》少皞氏以鸟名官,九鳸为九农正,所以止民无淫也。桑鳸乃鳸之在桑间者,其觜或淡白如脂,或凝黄如蜡,故古名窃脂,俗名蜡觜,浅色曰窃。陆璣谓其好盗食脂肉,殆不然也。”
  • 网络解释:

  • 桑鳸桑鳸,中药名。为雀科动物黑头蜡嘴雀Eophonapersonata(Temminck)的肉。分布我国东北部,迁徙时经河北、河南、江苏、四川等地至南部越冬。具有补气健胃之功效。常用于久病气虚,羸瘦,肢体乏力。
  • 综合释义:

  • 即桑扈。鸟名。《尔雅·释鸟》:“桑鳸,窃脂。”郭璞注:“俗谓之青雀,觜曲,食肉,好盗脂膏,因名云。”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桑鳸》:“鳸意同扈,止也。《左传》少皞氏以鸟名官,九鳸为九农正,所以止民无淫也。桑鳸乃鳸之在桑间者,其觜或淡白如脂,或凝黄如蜡,故古名窃脂,俗名蜡觜,浅色曰窃。陆璣谓其好盗食脂肉,殆不然也。”参见“桑扈”。桑鳸[sānghù]
  • 汉语大词典:

  • 即桑扈。鸟名。《尔雅·释鸟》:“桑鳸,窃脂。”郭璞注:“俗谓之青雀,觜曲,食肉,好盗脂膏,因名云。”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桑鳸》:“鳸意同扈,止也。《左传》少皞氏以鸟名官,九鳸为九农正,所以止民无淫也。桑鳸乃鳸之在桑间者,其觜或淡白如脂,或凝黄如蜡,故古名窃脂,俗名蜡觜,浅色曰窃。陆玑谓其好盗食脂肉,殆不然也。”参见“桑扈”。
  • 其他释义:

  • 1.即桑扈。鸟名。
桑鳸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āng

[sāng]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桑葚。桑农。桑梓(喻乡里,故乡)。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桑榆暮景。 ◎ 姓。

读音:hù

[hù]

农桑候鸟的通称。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