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桔槔烽
桔槔烽
jú ɡāo fēnɡ
  • 桔槔烽的解释
  • 1.《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裴骃集解引文颖曰:"作高木橹,橹上作桔槔,桔槔头兜零,以薪置其中,谓之烽。常低之,有寇即火然举之以相告。"后因称烽火台为"桔槔烽"。

  • 词语解释: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桔槔烽[jiégāofēng]⒈《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
  • 引证解释:

  • ⒈后因称烽火台为“桔槔烽”。引《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裴駰集解引文颖曰:“作高木櫓,櫓上作桔槔,桔槔头兜零,以薪置其中,谓之烽。常低之,有寇即火然举之以相告。”唐张仲素《塞下曲》之五:“阴磧茫茫塞草腓,桔槔烽上暮云飞。”
  • 网络解释:

  • 桔槔烽júɡāofēnɡ
  • 综合释义: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裴駰集解引文颖曰:“作高木櫓,櫓上作桔槔,桔槔头兜零,以薪置其中,谓之烽。常低之,有寇即火然举之以相告。”后因称烽火台为“桔槔烽”。唐张仲素《塞下曲》之五:“阴磧茫茫塞草腓,桔槔烽上暮云飞。”桔槔烽[jiégāofēng]桔槔上置烽火,作为传递警告敌人来袭的高塔。《乐府诗集.卷九三.新乐府辞四.张仲素.塞下曲五首之五》:「阴碛茫茫塞草腓,桔槔烽上暮烟飞。」。
  • 汉语大词典: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裴骃集解引文颖曰:“作高木橹,橹上作桔槔,桔槔头兜零,以薪置其中,谓之烽。常低之,有寇即火然举之以相告。”后因称烽火台为“桔槔烽”。唐张仲素《塞下曲》之五:“阴碛茫茫塞草腓,桔槔烽上暮云飞。”
  • 国语辞典:

  • 桔槔上置烽火,作为传递警告敌人来袭的高塔。桔槔烽[jiégāofēng]⒈桔槔上置烽火,作为传递警告敌人来袭的高塔。引《乐府诗集·卷九三·新乐府辞四·张仲素·塞下曲五首之五》:「阴碛茫茫塞草腓,桔槔烽上暮烟飞。」
  • 辞典修订版:

  • 桔槔上置烽火,作为传递警告敌人来袭的高塔。《乐府诗集.卷九三.新乐府辞四.张仲素.塞下曲五首之五》:「阴碛茫茫塞草腓,桔槔烽上暮烟飞。」
  • 其他释义:

  • 1.《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裴骃集解引文颖曰:'作高木橹,橹上作桔槔,桔槔头兜零,以薪置其中,谓之烽。常低之,有寇即火然举之以相告。'后因称烽火台为'桔槔烽'。
桔槔烽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ié,jú

[jié,jú]

〔桔梗〕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色或紫色,供观赏。根可入药。

读音:gāo

[gāo]

〔桔(jié)槔〕见“桔1”。

读音:fēng

[fēng]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烽火(a.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b.喻战争或战乱)。烽烟。烽燧。烽火台。烽鼓(烽火和战鼓,指战争)。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