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棘闱
棘闱
jí wéi
  • 棘闱的解释
  • 1.春秋楚棘邑之门。 2.棘围。

  • 词语解释:

  • 春秋楚棘邑之门。棘围。棘闱[jíwéi]⒈春秋楚棘邑之门。⒉棘围。
  • 引证解释:

  • ⒈春秋楚棘邑之门。引《左传·昭公十三年》:“﹝申亥﹞乃求王,遇诸棘闈以归。夏五月癸亥,王縊于芋尹申亥氏。”杜预注:“棘,里名。闈,门也。”元岑安卿《予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章华台》诗:“棘闈深闭魂魄飞,申亥负尸理浅土。”⒉棘围。参见“棘围”。引宋洪迈《夷坚甲志·胡克己梦》:“吾梦棘闈晨启,它人未暇进,独先入坐堂上,今兹必首选。”明汪廷讷《种玉记·登隽》:“昨日里对策棘闈,今日里策名天府。”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士阶条例》:“棘闈应试之人,天囯干城之选。”
  • 网络解释:

  • 棘闱棘闱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jíwéi,科举时代对考场、试院的称谓。
  • 综合释义:

  • 春秋楚棘邑之门。《左传·昭公十三年》:“﹝申亥﹞乃求王,遇诸棘闈以归。夏五月癸亥,王縊于芋尹申亥氏。”杜预注:“棘,里名。闈,门也。”元岑安卿《予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章华台》诗:“棘闈深闭魂魄飞,申亥负尸理浅土。”棘围。宋洪迈《夷坚甲志·胡克己梦》:“吾梦棘闈晨启,它人未暇进,独先入坐堂上,今兹必首选。”明汪廷讷《种玉记·登隽》:“昨日里对策棘闈,今日里策名天府。”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士阶条例》:“棘闈应试之人,天囯干城之选。”参见“棘围”。棘闱[jíwéi]棘闱即棘围,唐、宋以后为贡院之代称(参见「贡院」)。唐五代开科取士,用棘围试院,以防止放榜时士子喧闹;其后又用以杜塞上子传递夹带之弊。明张岱〔夜航船.科举部〕云:「〔通典〕曰,礼部阅试之日,严设兵卫,拥棘围之,以防假滥。五代和凝知贡举时,进士喜喧哗以动主司。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凝撤棘围,开省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收者皆一时英彦,称为得人。」又云:「唐高祖始贡院设兵卫,搜衣服,稽察出入棘围。」
  • 汉语大词典:

  • (1).春秋楚棘邑之门。《左传·昭公十三年》:“﹝申亥﹞乃求王,遇诸棘闱以归。夏五月癸亥,王缢于芋尹申亥氏。”杜预注:“棘,里名。闱,门也。”元岑安卿《予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章华台》诗:“棘闱深闭魂魄飞,申亥负尸理浅土。”(2).棘围。宋洪迈《夷坚甲志·胡克己梦》:“吾梦棘闱晨启,它人未暇进,独先入坐堂上,今兹必首选。”明汪廷讷《种玉记·登隽》:“昨日里对策棘闱,今日里策名天府。”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士阶条例》:“棘闱应试之人,天国干城之选。”参见“棘围”。
  • 国语辞典:

  • 科举时代的考场。旧时在考场四周围上荆棘,以防止闲人擅自进入,故称为「棘闱」。棘闱[jíwéi]⒈科举时代的考场。旧时在考场四周围上荆棘,以防止闲人擅自进入,故称为「棘闱」。引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二四出》:「昨日里,昨日里对策棘闱。今日里,今日里策名天府。」
  • 辞典修订版:

  • 科举时代的考场。旧时在考场四周围上荆棘,以防止闲人擅自进入,故称为「棘闱」。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二四出》:「昨日里,昨日里对策棘闱。今日里,今日里策名天府。」也称为「棘围」、「棘院」。
  • 其他释义:

  • 1.春秋楚棘邑之门。2.棘围。
棘闱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í

[jí]

酸枣树,茎上多刺;泛指有刺的苗木:荆棘。棘手(喻事情难办)。棘刺。棘针。 ◎ 针形的刺:棘皮动物。 ◎ 古同“戟”,兵器。

读音:wéi

[wéi]

古代宫室两侧的小门。 ◎ 后妃居处:宫闱。 ◎ 父母居室:庭闱。 ◎ 科举时代称试院:春闱。秋闱。闱墨(清代每届乡试会试的试卷,由礼部选定录取的文章,编刻成书)。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