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 榰
zhī ㄓˉ
◎ 柱子下边的墩子。
◎ 支撑:“山翠楼频上,云生杖独榰。”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榰 zhī
〈名〉
柱下的木础或石础 [the base of a pillar]
榰,柱底也。从木,耆声。——《说文》。按,古用木,今以石,苏俗谓之柱磉石。
榰恒凶。——《易·恒》。按,恒上变为鼎铉,宜在上,故大吉榰,宜在下,在上故凶。
词性变化
◎ 榰 zhī
〈名〉
(1) 支撑 [support]
山翠楼频上,云生杖独榰。——王禹偁《谪居感事》
(2) 又如:榰机石(支机石);榰颐(以手托腮);榰持(支撑);榰柱(支撑,支持);榰床龟(置于床中下用以支床之龟)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榰;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544第19(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𠀤音支。【說文】柱砥,古用木,今用石。【徐曰】柱下根也。【爾雅·釋言】榰,柱也。【郭註】相榰柱也。 又【前漢·項羽傳】枝梧,一作榰梧。 又【易·恆卦】上六振恆,凶。【說文】作榰恆。未詳。
考證:〔【爾雅·釋訓】榰,柱也。〕 謹照原書釋訓改釋言。
汉语字典
[①][zhī]
[《廣韻》章移切,平支,章。]
(1)柱下的木基或石基。
(2)支撑。
音韵参考
[广 韵]:章移切,上平5支,zhī,止開三平支A章
[平水韵]:上平四支
[国 语]:zhī
[粤 语]:zi1zi2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