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欬的意思
欬的拼音 kài
注音 ㄎㄞˋ
部首笔画 4
繁体字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
欬的笔顺捺横折撇撇捺撇折撇捺
欬的意思、基本意思
  • YNTW
  • UniCode
    U+6B2C
  • 五行
  • YNTW
  • 四角号码
    07882
  • 规范汉字
  • 仓颉
    YONO
  • GBK编码
    99FC
  • 基本解释


    kài  ㄎㄞˋ
    ◎ 亦作咳。咳嗽。《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余左顧而欬,乃殺之。”。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kài 
    〈动〉
    (1) 重声咳嗽 [cough]
    欬,逆气也。——《说文》
    冬时有嗽上气疾。——《周礼》
    在变动为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欬嗽所以利咽喉也。”
    车上不广欬。——《礼记·曲礼》
    鲁乐欬,字子声。——《史记·弟子传》
    国多风欬。——《礼记·月令》
    余左顾而废除欬,乃杀之。——《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2) 又如:欬逆(咳喘气逆);欬嗽(咳嗽);欬謦(咳嗽声);欬欬(象声词)
    词性变化
    ài 
    〈动〉
    (1) 同“噫”。胃里气体从嘴里出来并有声音[belch]。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下】【欠字部】 欬;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567第19(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苦漑切【集韻】【韻會】口漑切,𠀤音慨。【說文】逆氣也。【玉篇】上欶也。【類篇】今俗謂嗽爲欬。【禮·月令】季夏行春令,則穀實鮮落,國多風欬。【註】因風致欬疾也。 又大呼曰廣欬。【禮·曲禮】車上不廣欬。【疏】廣,弘大也。欬,聲欬也。在上而聲大欬,似自矜,又驚衆也。 又謦欬,言笑也。【列子·黃帝篇】宋康王蹀足謦欬疾言。【莊子·徐無鬼】况乎昆弟親戚之謦欬其側。【註】欬,苦愛反。 又【集韻】去兾切,音器。義同。 又【集韻】乙界切,音餲。與噫同。【說文】飽食息也。通作䬵。

    汉语字典

    [①][kài]
    [《廣韻》苦愛切,去代,溪。]
    亦作“咳2”。
    咳嗽。

    音韵参考

    [广 韵]:於犗切,去17夬,yè,蟹開二去夬影
    [平水韵]:去声四寘·去声十卦·去声十一队
    [国 语]:kài,ké
    [粤 语]:kat1koi3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欬的成语
欬(kài)同音字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