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殴蛇
殴蛇
ōu shé
  • 殴蛇的解释
  • 1.春秋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 词语解释:

  • 1.春秋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殴蛇[ōushé]⒈春秋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 基础解释:

  • 春秋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 引证解释:

  • ⒈春秋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左传》作“曲池”。引《公羊传·桓公十二年》:“盟于殴蛇。”陆德明释文:“殴,丘于反,又音曲后反。蛇音移,又音池。”
  • 网络解释:

  • 殴蛇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公羊传·桓公十二年》:“盟于殴蛇。”陆德明释文:“殴,丘于反,又音曲后反。蛇音移,又音池。”《左传》作“曲池”。
  • 综合释义:

  • 春秋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公羊传·桓公十二年》:“盟于殴蛇。”陆德明释文:“殴,丘于反,又音曲后反。蛇音移,又音池。”《左传》作“曲池”。殴蛇[ōushé]春秋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 网友释义:

  • 殴蛇汉语拼音:ōushé释义:春秋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公羊传·桓公十二年》:“盟于殴蛇。”陆德明释文:“殴,丘于反,又音曲后反。蛇音移,又音池。”《左传》作“曲池”。
  • 汉语大词典:

  • 春秋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公羊传·桓公十二年》:“盟于殴蛇。”陆德明释文:“殴,丘于反,又音曲后反。蛇音移,又音池。”《左传》作“曲池”。
殴蛇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ōu

[ōu]

打人:殴打。殴伤。斗殴。互殴。

读音:shé,yí

[shé,yí]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