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海岳
海岳
hǎi yuè
  • 海岳的解释
  • 1.见"海岳"。

  • 词语解释:

  • 见“海岳”。海岳[hǎiyuè]⒈见“海岳”。
  • 基础解释:

  • 见“[[海岳]]”。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海岳”。⒉大海和高山。引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吕尚长於用兵,短於为国,不能仪玄黄以覆载,拟海岳以博纳。”《旧唐书·房玄龄传》:“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无尘露,微增海岳。”陈毅《为苏南摩擦答某君》诗:“怒潮翻海岳,雄鬼起风埃。”⒊见“海岳高深”。⒋谓四海与五岳。见“海岳”。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海岳降神,才英秀发。”《新唐书·车服志》:“毳冕者,祭海岳之服也。”明唐顺之《冬至南郊》诗:“声容六变合,海岳百灵纷。”
  • 网络解释:

  • 海岳海岳,字菌人,号中洲,江苏丹徒人,家居镇江。清顺治十六年(1659)三岁时出家,后曾在南京主持清凉寺,又到黄山,为慈光寺住持。著有《绿萝庵诗集》、《万山拜下堂稿》等。所作《黄山赋》,洋洋万言,全用集句,上取六经,下取百氏。另有专咏慈光寺木莲的七律一百首。
  • 综合释义:

  • 亦作“海岳”。大海和高山。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吕尚长於用兵,短於为国,不能仪玄黄以覆载,拟海岳以博纳。”《旧唐书·房玄龄传》:“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无尘露,微增海岳。”陈毅《为苏南摩擦答某君》诗:“怒潮翻海岳,雄鬼起风埃。”海岳[清]僧。字中山,住江宁(今南京)清凉寺。谓四海与五岳。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海岳降神,才英秀发。”《新唐书·车服志》:“毳冕者,祭海岳之服也。”明唐顺之《冬至南郊》诗:“声容六变合,海岳百灵纷。”海岳[清]僧。字中山,住江宁(今南京)清凉寺。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海岳”。(1).大海和高山。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吕尚长于用兵,短于为国,不能仪玄黄以覆载,拟海岳以博纳。”《旧唐书·房玄龄传》:“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无尘露,微增海岳。”陈毅《为苏南摩擦答某君》诗:“怒潮翻海岳,雄鬼起风埃。”(2).见“海岳高深”。(3).谓四海与五岳。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时序》:“海岳降神,才英秀发。”《新唐书·车服志》:“毳冕者,祭海岳之服也。”明唐顺之《冬至南郊》诗:“声容六变合,海岳百灵纷。”
  • 国语辞典:

  • 大海和高山。海岳[hǎiyuè]⒈大海和高山。引《旧唐书·卷六六·房玄龄传》:「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无尘露,微增海岳。」⒉四海五岳。引《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毳冕者,祭海岳之服也。」
  • 其他释义:

  • 1.见'海岳'。
海岳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hǎi

[hǎi]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 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 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 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 姓。

读音:yuè

[yuè]

高大的山:五岳(中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称妻的父母或妻的叔伯:岳丈。岳父。岳母。叔岳。 ◎ 姓。

海岳造句
1、王泽下衰,文武将坠,尼父挺生,海岳标异。祖述宪章,有德无位。2、做人缺乏厚道,就有鸿门宴,就有莫须有。做人缺乏厚道,就缺少信任,缺少融洽,缺少和睦相处。土地不厚,承不了山川海岳;人心不厚,得不到道义情谊。3、做人缺乏厚道,就有鸿门宴,就有莫须有。做人缺乏厚道,就缺少信任,缺少融洽,缺少和睦相处。...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