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清刚
清刚
qīnɡ ɡānɡ
  • 清刚的解释
  • 1.清正刚直。 2.清健有力。 3.匕首名。

  • 词语解释:

  • 清正刚直。清健有力。匕首名。清刚[qīnggāng]⒈清正刚直。清健有力。匕首名。
  • 引证解释:

  • ⒈清正刚直。引南朝梁锺嵘《诗品·总论》:“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唐王勃《平台秘略论·贞修》:“美哉贞修之至也,或抗情激操,杖清刚而励俗。”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顾公在都察院,清刚有重望,为先朝名臣。”⒉清健有力。引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鲍照诗文,义尚光大,工於骋势,然语乏清刚,哀而不壮。”⒊匕首名。引《艺文类聚》卷六十引三国魏曹丕《典论》:“魏太子造百辟匕首二:其一理似坚冰,名曰清刚;其二曜似朝日,名曰扬文。”
  • 网络解释:

  • 清刚(游戏《穿越火线》武器)清刚是游戏《穿越火线》(以下简称cf)于2014年8月9日六周年庆在线活动中与龙鳞同步推出的永久黄金近战武器。火线夏日2015年7月15日至2015年8月31日,积聚240活力值可抽取干将莫邪,龙鳞,清刚,断离永久黄金近战武器一把。
  • 综合释义:

  • 清正刚直。南朝梁锺嵘《诗品·总论》:“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唐王勃《平台秘略论·贞修》:“美哉贞修之至也,或抗情激操,杖清刚而励俗。”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顾公在都察院,清刚有重望,为先朝名臣。”清健有力。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鲍照诗文,义尚光大,工於骋势,然语乏清刚,哀而不壮。”匕首名。《艺文类聚》卷六十引三国魏曹丕《典论》:“魏太子造百辟匕首二:其一理似坚冰,名曰清刚;其二曜似朝日,名曰扬文。”
  • 汉语大词典:

  • (1).清正刚直。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唐王勃《平台秘略论·贞修》:“美哉贞修之至也,或抗情激操,杖清刚而励俗。”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顾公在都察院,清刚有重望,为先朝名臣。”(2).清健有力。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鲍照诗文,义尚光大,工于骋势,然语乏清刚,哀而不壮。”(3).匕首名。《艺文类聚》卷六十引三国魏曹丕《典论》:“魏太子造百辟匕首二:其一理似坚冰,名曰清刚;其二曜似朝日,名曰扬文。”
  • 其他释义:

  • 1.清正刚直。2.清健有力。3.匕首名。
清刚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qīng

[qīng]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清水。清泉。清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清清”;b.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清澈。清碧。清朗。清新。清醇。月白风清。 ◎ 安静,不烦:冷清。凄清。清闲。清静。清淡。清幽。清谧(宁静)。 ◎ 单纯不杂:清唱。清茶。 ◎ 明白,明晰:清楚。清晰。清醒。清通(文章层次清楚)。清亮。 ◎ 一点不留,净尽:清除。肃清。清剿。清洗。清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 ◎ 整理,查验:清理。清查。清点。清仓。 ◎ 详细登记:清册。

读音:gāng

[gāng]

硬,坚强,与“柔”相对:刚强。刚直。刚烈。刚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刚健。刚毅。刚决。刚正不阿(ē)。刚愎自用。 ◎ 恰好,恰巧:刚刚(a.恰好;b.才)。刚好。 ◎ 才:刚才。刚来就走。 ◎ 姓。

清刚造句
1、中国书法的奇妙在于一线之牵引、一点之垂注都有万千气象,这也使书法家更须注重提炼,使之清刚骨立,蕴藉高华。2、主张以寂寞真淳之心写忧愤清刚之情,在风格上寻找天然风韵与万古英雄之气的统一,似乎在摆脱以“风骨”为特色的格调论,返回到对诗文豪气的推崇。3、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