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云一题!
拼音查字
部首查字
笔画查字
词语字典
成语字典
问答
字典
得到
汉语词
汉语典q
搜索
投稿
字典
当前位置 :
云一题
>
汉语字典
>
溪荪组词
>
溪荪
xī sūn
溪荪的解释
1.菖蒲的别名。生于溪涧,故名。
词语解释:
菖蒲的别名。生于溪涧,故名。溪荪[xīsūn]⒈菖蒲的别名。生于溪涧,故名。
引证解释:
⒈菖蒲的别名。生於溪涧,故名。引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摭层岭之细辛,拔幽涧之溪蓀。”《旧唐书·李训等传论》:“但虑为蚤蝨而採溪蓀,翻获螾蜓之患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白昌》:“此即今池泽所生菖蒲,叶无剑脊,根肥白而节疏慢,故谓之白昌。古人以根为菹食,谓之昌本,亦曰昌歜,文王好食之。其生溪涧者,名溪蓀。”
网络解释:
溪荪(植物)Irissanguinea(学名:IrissanguineaDonnexHorn.):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斜伸,须根绳索状,灰白色,有皱缩的横纹。叶条形,中脉不明显。花茎光滑,实心,具1-2枚茎生叶;苞片3枚,膜质,绿色,披针形,内包含有2朵花;花天蓝色,直径6-7厘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基部有黑褐色的网纹及黄色的斑纹,爪部楔形,内花被裂片直立,狭倒卵形。果实长卵状圆柱形,有6条明显的肋,成熟时自顶端向下开裂至1/3处。花期5-6月,果期7-9月。
综合释义:
菖蒲的别名。生於溪涧,故名。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摭层岭之细辛,拔幽涧之溪蓀。”《旧唐书·李训等传论》:“但虑为蚤蝨而採溪蓀,翻获螾蜓之患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白昌》:“此即今池泽所生菖蒲,叶无剑脊,根肥白而节疏慢,故谓之白昌。古人以根为菹食,谓之昌本,亦曰昌歜,文王好食之。其生溪涧者,名溪蓀。”溪荪[xīsūn]菖蒲的别名。生于溪涧,故名。
汉语大词典:
菖蒲的别名。生于溪涧,故名。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摭层岭之细辛,拔幽涧之溪荪。”《旧唐书·李训等传论》:“但虑为蚤虱而采溪荪,翻获螾蜓之患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白昌》:“此即今池泽所生菖蒲,叶无剑脊,根肥白而节疏慢,故谓之白昌。古人以根为菹食,谓之昌本,亦曰昌歜,文王好食之。其生溪涧者,名溪荪。”
法语:
Iris sanguinea
其他释义:
1.菖蒲的别名。生于溪涧,故名。
溪荪的书写
溪
荪
字义分解
溪
读音:xī
[xī]
山里的小河沟,泛指小河沟:山溪。清溪。溪水。溪涧。溪谷。溪壑。
荪
读音:sūn
[sūn]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亦称“荃”)。
溪荪组词相关推荐
调元制
调声叶律
调皮话
调度征求
调喉舌
调阴阳
调风贴怪
调干生
调嘴弄舌
调元手
调门儿
调丝品竹
调嘴学舌
调阵子
调侃儿
调鼎手
调眼色
调队子
调风弄月
调玉烛
调味品
调运翁
调九鼎
调笑令
调弦弄管
调剂盐梅
调罨子
调丝弄竹
调皮鬼
调羹鼎
热门推荐
妇
伏
砜
辅
酚
绂
匐
凤
覆
芙
俘
呋
幅
斧
蜉
拊
鼢
跗
逄
蜂
肤
赋
甫
讣
父
幞
丰
茯
呒
缶
郛
莩
葑
副
敷
釜
莆
佛
鲋
驸
阜
傅
酆
鲼
枫
富
扶
涪
腹
滏
府
沣
赴
稃
封
符
否
疯
脯
福
不
赙
逢
趺
俯
鳆
绋
孚
凫
辐
宓
苻
夫
负
浮
罘
奉
氟
仆
腑
锋
付
冯
孵
烽
蚨
弗
讽
腐
俸
袱
缝
抚
缚
桴
蝮
峰
蝠
阝
复
风
咐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