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滞拙
滞拙
zhì zhuō
  • 滞拙的解释
  • 1.迟钝笨拙。多用作谦辞。 2.滞涩粗拙。

  • 词语解释:

  • 1.迟钝笨拙。多用作谦辞。2.滞涩粗拙。滞拙[zhìzhuō]⒈迟钝笨拙。多用作谦辞。⒉滞涩粗拙。
  • 基础解释:

  • 迟钝笨拙。多用作谦辞。滞涩粗拙。
  • 引证解释:

  • ⒈迟钝笨拙。多用作谦辞。引唐王湾《晚夏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诗:“滞拙怀隐沦,书之寄良友。”宋曾巩《再与欧阳舍人书》:“復思若巩之浅狭滞拙而先生遇甚厚,恐己之不称。”⒉滞涩粗拙。引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四大家未立门庭以前,作者不无滞拙,而词旨温厚,不徇词以失意。”
  • 网络解释:

  • 滞拙意思是迟钝、笨拙,多用作谦词。
  • 综合释义:

  • 迟钝笨拙。多用作谦辞。唐王湾《晚夏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诗:“滞拙怀隐沦,书之寄良友。”宋曾巩《再与欧阳舍人书》:“復思若巩之浅狭滞拙而先生遇甚厚,恐己之不称。”滞涩粗拙。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四大家未立门庭以前,作者不无滞拙,而词旨温厚,不徇词以失意。”
  • 汉语大词典:

  • (1).迟钝笨拙。多用作谦辞。唐王湾《晚夏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诗:“滞拙怀隐沦,书之寄良友。”宋曾巩《再与欧阳舍人书》:“复思若巩之浅狭滞拙而先生遇甚厚,恐己之不称。”(2).滞涩粗拙。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四大家未立门庭以前,作者不无滞拙,而词旨温厚,不徇词以失意。”
  • 其他释义:

  • 1.迟钝笨拙。多用作谦辞。2.滞涩粗拙。
滞拙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ì

[zhì]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滞。滞留。滞销。滞空。呆滞。滞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滞针。滞下(痢疾的古称)。 ◎ 遗落:“此有滞穗”。

读音:zhuō

[zhuō]

笨,不灵巧:笨拙。弄巧成拙。拙劣。 ◎ 谦辞,称自己的:拙作。拙见。拙笔。拙著。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