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灵岩
灵岩
línɡ yán
  • 灵岩的解释
  • 1.指仙山。 2.山名。指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又名武周山﹐北魏建石窟于此。 3.山名。在江苏省吴县木渎镇西北。一名砚石山。春秋末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今灵岩寺即其地。 4.山名。在浙江乐清雁荡山﹐为雁荡第一峰。 5.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峰峦回抱﹐有玛瑙涧﹐出五色石卵﹐世称灵岩石。参阅《嘉庆一统志.江宁府》。 6.山名。在山东长清东南。四面方正﹐又名方山。

  • 词语解释:

  • 1.指仙山。2.山名。指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又名武周山﹐北魏建石窟于此。3.山名。在江苏省吴县木渎镇西北。一名砚石山。春秋末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今灵岩寺即其地。4.山名。在浙江乐清雁荡山﹐为雁荡第一峰。5.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峰峦回抱﹐有玛瑙涧﹐出五色石卵﹐世称灵岩石。参阅《嘉庆一统志.江宁府》。6.山名。在山东长清东南。四面方正﹐又名方山。灵岩[língyán]⒈指仙山。⒉山名。指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又名武周山,北魏建石窟于此。⒊山名。在江苏省吴县木渎镇西北。一名砚石山。春秋末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今灵岩寺即其地。⒋山名。在浙江乐清雁荡山,为雁荡第一峰。⒌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峰峦回抱,有玛瑙涧,出五色石卵,世称灵岩石。参阅《嘉庆一统志·江宁府》。⒍山名。在山东长清东南。四面方正,又名方山。
  • 引证解释:

  • ⒈指仙山。引晋庾阐《孙登隐居》诗:“灵巖霞蔚,石室鳞构,青松标空,兰泉吐牖。”⒉山名。指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又名武周山,北魏建石窟于此。⒊山名。在江苏省吴县木渎镇西北。一名砚石山。春秋末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今灵岩寺即其地。引明沉德符《野获编·外郡·灵岩山》:“灵巖山有夫差馆娃宫、响屧廊、浣花池、采香径等胜,固吴中丽瞩也。”清张怡《入山闻莺》诗:“不识灵巖路,行行转欲迷。”⒋山名。在浙江乐清雁荡山,为雁荡第一峰。引明张煌言《吴子佩远游雁荡归备述名胜因为诗记略》:“灵巖割元气,阴洞碍朝曦。巖中何所有,万象迸葳蕤。”⒌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峰峦回抱,有玛瑙涧,出五色石卵,世称灵岩石。参阅《嘉庆一统志·江宁府》。⒍山名。在山东长清东南。四面方正,又名方山。
  • 网络解释:

  • 灵岩(雁荡山景观)灵岩是一座高数百尺、长约百丈的巨岩。岩底有伏羲洞、风洞、灵岩洞等3个并列的岩洞,沿岩洞穿进灵岩深处,抬头仰望,可见天光一线从岩顶泻下,宛如碧虹跨空。裂罅将巨岩一分为二,如巨斧劈开,狭不盈尺,为山中一大奇观。
  • 英语:

  • Yeongam,
  • 汉语大词典:

  • (1).指仙山。晋庾阐《孙登隐居》诗:“灵岩霞蔚,石室鳞构,青松标空,兰泉吐牖。”(2).山名。指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又名武周山,北魏建石窟于此。(3).山名。在江苏省吴县木渎镇西北。一名砚石山。春秋末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今灵岩寺即其地。明沈德符《野获编·外郡·灵岩山》:“灵岩山有夫差馆娃宫、响屧廊、浣花池、采香径等胜,固吴中丽瞩也。”清张怡《入山闻莺》诗:“不识灵岩路,行行转欲迷。”(4).山名。在浙江乐清雁荡山,为雁荡第一峰。明张煌言《吴子佩远游雁荡归备述名胜因为诗记略》:“灵岩割元气,阴洞碍朝曦。岩中何所有,万象迸葳蕤。”(5).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峰峦回抱,有玛瑙涧,出五色石卵,世称灵岩石。参阅《嘉庆一统志·江宁府》。(6).山名。在山东长清东南。四面方正,又名方山。
灵岩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íng

[líng]

有效验:灵验。灵丹妙药。 ◎ 聪明,不呆滞:灵巧。机灵。灵慧。 ◎ 敏捷的心理活动:灵机。灵感。灵性。 ◎ 精神:灵魂。心灵。英灵。 ◎ 旧时称神或关于神仙的:神灵。精灵。 ◎ 反映敏捷,活动迅速:灵活。灵犀。灵便(biàn )。 ◎ 关于死人的:幽灵。灵魂。灵柩。

读音:yán

[yán]

高峻的山崖:岩壁。岩壑。 ◎ 构成地壳的石头:岩石。岩洞。岩浆。岩层。熔岩。 ◎ 险要,险峻:岩险。岩邑。 ◎ 山洞:中空成岩。岩居穴处。

灵岩造句
1、灵岩山寺座落于灵岩山顶部,位于苏州郊区的木渎镇。2、娃娃宫风景不错,建在高高的灵岩山上,濒临一碧万顷的太湖,是当年吴王夫差给西施姑娘建造的花园别墅!3、吴王夫差命人在灵岩山为西施建了馆娃宫,在馆娃宫附近修了玩花池、玩月池、吴王井、琴台,还有采香径、锦帆径和打猎用的长洲苑。4、少有奇志,刻苦业文,...
1、相传,蛟来洪生,李冰锁黑蛟于灵岩山之寒潭井,故有“寒潭伏龙”。 2、猪肉饼、鱿鱼饼、猪肉丸……这不是饭店里的菜单,这是济南晋康食品有限公司用灵岩御菊做成的产品名单。
1、1937年,我在南京太平路华北楼学理发,日本飞机轰炸南京时,我回到老家六合县灵岩乡小营村。2、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3、一阵磨蹭之后,灵岩子从藕塘中取出一只竹编小篓双手递给灵璧子。4、在灵岩山剖面玄武岩下暗藏的4米的松散黄土,或许并非是南京的“原产物”,它跟随季风一路“迁移”,最...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