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爆炭
爆炭
bào tàn
  • 爆炭的解释
  • 1.唐代妓女假母的俗称。 2.燃烧正旺﹑毕剥作声的炭火。比喻性情急躁,遇事极易发作的人。

  • 词语解释:

  • 1.唐代妓女假母的俗称。2.燃烧正旺﹑毕剥作声的炭火。比喻性情急躁,遇事极易发作的人。爆炭[bàotàn]⒈唐代妓女假母的俗称。⒉燃烧正旺、毕剥作声的炭火。比喻性情急躁,遇事极易发作的人。
  • 基础解释:

  • 唐代妓女假母的俗称。燃烧正旺﹑毕剥作声的炭火。比喻性情急躁,遇事极易发作的人。
  • 引证解释:

  • ⒈唐代妓女假母的俗称。引唐孙棨《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妓之母多假母也”自注:“俗曰煬炭,不知其因,应以难姑息之故也。一曰爆炭。”师陀《李贺的梦》:“连翠翠听说他病了,也向爆炭交一千文制钱,特地雇兜子来看他。”⒉燃烧正旺、毕剥作声的炭火。比喻性情急躁,遇事极易发作的人。引《红楼梦》第五二回:“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炭,要告诉了他,他是忍不住的。”
  • 网络解释:

  • 爆炭爆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àotàn,是指唐代妓女假母的俗称,燃烧正旺﹑毕剥作声的炭火。
  • 综合释义:

  • 唐代妓女假母的俗称。唐孙棨《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妓之母多假母也”自注:“俗曰煬炭,不知其因,应以难姑息之故也。一曰爆炭。”师陀《李贺的梦》:“连翠翠听说他病了,也向爆炭交一千文制钱,特地雇兜子来看他。”燃烧正旺、毕剥作声的炭火。比喻性情急躁,遇事极易发作的人。《红楼梦》第五二回:“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炭,要告诉了他,他是忍不住的。”爆炭[bàotàn]
  • 网友释义:

  • 爆炭(bàotàn)1.唐代妓女假母的俗称。2.燃烧正旺﹑毕剥作声的炭火。比喻性情急躁遇事极易发作的人。
爆炭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ào

[bào]

猛然炸裂并发出响声:爆豆。爆花。爆竹。爆炸。爆破。爆裂。 ◎ 出人意料地出现或发生:爆发。爆满。爆冷门。 ◎ 烹调方法,快速油烹:爆鸡丁。 ◎ 鼓出来:眼睛爆出。

读音:tàn

[tàn]

把木材和空气隔绝,加高热烧成的一种黑色燃料:木炭。炭素。炭笔。炭画。 ◎ 像炭的东西:山楂炭。 ◎ 煤:石炭。焦炭。泥炭。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