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牒状
牒状
dié zhuànɡ
  • 牒状的解释
  • 1.诉讼文书。 2.官府的文书﹑证件。

  • 词语解释:

  • 1.诉讼文书。2.官府的文书﹑证件。牒状[diézhuàng]⒈诉讼文书。⒉官府的文书、证件。
  • 引证解释:

  • ⒈诉讼文书。引《魏书·源子恭传》:“徐州表投化人许团并其弟周等。究其牒状,周列云己萧衍黄门侍郎……真伪难辨,请下徐扬二州密访,必令获实。”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春秋》则以俗吏爰书、讼魁牒状丑詆之词,取已往之君臣,恣其詬厉。”⒉官府的文书、证件。引《新唐书·百官志二》:“﹝司记﹞掌宫内文簿入出,録为抄目,审付行焉。牒状无违,然后加印。”清蒋士铨《第二碑·题坊》:“蒙諭取到前朝官给地券执照二纸……騐先朝牒状,红泥出印床。”
  • 网络解释:

  • 牒状讼辞。《魏书.源贺传附源子恭奏*:‘徐州表投化人许团并其弟周等,究其牒状,周列云己萧衍黄门侍郎.....。’案牒推理实有所疑。”南朝称为牒诉。见孔稚圭《北山移文》。
  • 网友释义:

  • 牒状,读音为diézhuàng,汉语词语,意思是讼辞。
  • 汉语大词典:

  • (1).诉讼文书。《魏书·源子恭传》:“徐州表投化人许团并其弟周等。究其牒状,周列云己萧衍黄门侍郎……真伪难辨,请下徐扬二州密访,必令获实。”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春秋》则以俗吏爰书、讼魁牒状丑诋之词,取已往之君臣,恣其诟厉。”(2).官府的文书、证件。《新唐书·百官志二》:“﹝司记﹞掌宫内文簿入出,录为抄目,审付行焉。牒状无违,然后加印。”清蒋士铨《第二碑·题坊》:“蒙谕取到前朝官给地券执照二纸……验先朝牒状,红泥出印床。”
  • 国语辞典:

  • 诉讼文书。牒状[diézhuàng]⒈诉讼文书。引《魏书·卷四一·源贺传》:「究其牒状,周列云己萧衍黄门侍郎。」
  • 辞典修订版:

  • 诉讼文书。《魏书.卷四一.源贺传》:「究其牒状,周列云己萧衍黄门侍郎。」
牒状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dié

[dié]

文书,证件:通牒。度牒。尺牒。

读音:zhuàng

[zhuàng]

形容,样子:状貌。奇形怪状。 ◎ 情况,情形:状况。病状。现状。 ◎ 叙述,描写:状语。状其事。写情状物。 ◎ 旧时叙述事件的文辞:行状。诉状。供状。 ◎ 特种格式的凭证:奖状。委任状。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