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犀椎
犀椎
xī zhuī
  • 犀椎的解释
  • 1.见"犀槌"。

  • 词语解释:

  • 1.亦作'犀椎'。2.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小槌。
  • 基础解释:

  • 见/'犀槌/'。
  • 引证解释:

  • ⒈见“犀槌”。
  • 网络解释:

  • 犀椎犀椎(xīzhuī),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小槌。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阿翘﹞俄遂进白玉方响,云本吴元济所与也,光明皎洁,可照十数步。言其犀槌,即响犀也,凡物有声,乃响应其中焉。”清纳兰性德《采桑子》词:“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犀椎,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的小槌。凤翘,古代女子的首饰,形如凤,故称。此处代指所恋之女子。
  • 网友释义:

  • 犀椎(xīzhuī),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小槌。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阿翘﹞俄遂进白玉方响,云本吴元济所与也,光明皎洁,可照十数步。言其犀槌,即响犀也,凡物有声,乃响应其中焉。”清纳兰性德《采桑子》词:“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犀椎,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的小槌。凤翘,古代女子的首饰,形如凤,故称。此处代指所恋之女子。
  • 汉语大词典:

  • 见“犀槌”。《汉语大词典》:犀槌  拼音:xīchuí亦作“犀椎”。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小槌。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阿翘﹞俄遂进白玉方响,云本吴元济所与也,光明皎洁,可照十数步。言其犀槌,即响犀也,凡物有声,乃响应其中焉。”清纳兰性德《采桑子》词:“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参见“方响”。
  • 其他释义:

  • 1.见'犀槌'。
犀椎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xī

[xī]

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皱纹。角生在鼻上,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可做器物,亦可入药(通称“犀牛”):犀角。犀甲。犀照。灵犀。 ◎ 坚固:犀舟(坚固的船)。犀利(锐利;锋利)。

读音:chuí,zhuī

[chuí,zhuī]

构成高等动物背部中央骨柱的短骨:椎骨。脊椎。颈椎。胸椎。尾椎。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