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玺绂
玺绂
xǐ fú
  • 玺绂的解释
  • 1.亦作"玺韨"。 2.玺绶。

  • 词语解释:

  • 亦作'玺韨'。玺绶。
  • 基础解释:

  • 亦作/'玺韨/',见/'玺绂/'。玺绶。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璽韍”。玺绶。参见“璽綬”。引《汉书·元后传》:“谨以令月吉日,亲率羣公诸侯卿士,奉上皇太后璽紱,以当顺天心,光于四海焉。”《三国志·吴志·孙晧滕夫人传》:“而晧内诸宠姬,佩皇后璽紱者多矣。”《新唐书·高祖纪》:“戊午,隋帝逊于位,以刑部尚书萧造、司农少卿裴之隐奉皇帝璽紱於唐王,三让乃受。”
  • 网络解释:

  • 玺绂玺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ǐfú,是指玺绶。
  • 综合释义:

  • 亦作“璽韍”。玺绶。《汉书·元后传》:“谨以令月吉日,亲率羣公诸侯卿士,奉上皇太后璽紱,以当顺天心,光于四海焉。”《三国志·吴志·孙晧滕夫人传》:“而晧内诸宠姬,佩皇后璽紱者多矣。”《新唐书·高祖纪》:“戊午,隋帝逊于位,以刑部尚书萧造、司农少卿裴之隐奉皇帝璽紱於唐王,三让乃受。”参见“璽綬”。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玺韨”。玺绶。《汉书·元后传》:“谨以令月吉日,亲率群公诸侯卿士,奉上皇太后玺绂,以当顺天心,光于四海焉。”《三国志·吴志·孙皓滕夫人传》:“而皓内诸宠姬,佩皇后玺绂者多矣。”《新唐书·高祖纪》:“戊午,隋帝逊于位,以刑部尚书萧造、司农少卿裴之隐奉皇帝玺绂于唐王,三让乃受。”参见“玺绶”。《汉语大词典》:玺绶(玺绶)  拼音:xǐshòu古代印玺上所系的彩色丝带。借指印玺。《汉书·高帝纪下》:“使陆贾即授玺绶,它稽首称臣。”《晋书·琅邪王胄传》:“平吴之役,率众数万出涂中,孙皓奉笺送玺绶,诣胄请降。”《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王宗弼﹞劫迁蜀主及太后后宫诸王于西宫,收其玺绶。”
  • 其他释义:

  • 1.亦作'玺韨'。2.玺绶。
玺绂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xǐ

[xǐ]

印,自秦代以后专指帝王的印:玉玺。掌玺大臣。玺书。玺节(印章)。玺绶。

读音:fú

[fú]

古代系印纽的丝绳,亦指官印:印绂。玺绂。 ◎ 同“黻”。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