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琱刻
琱刻
diāo kè
  • 琱刻的解释
  • 1.在竹﹑木﹑金﹑石等材料上刻出形象。 2.修饰文字。

  • 词语解释:

  • 雕刻diāokè。(1)在金属、木材、石头等上面刻出图形、装饰。雕刻[diāokè]⒈在金属、木材、石头等上面刻出图形、装饰。英engrave;carve;
  • 基础解释:

  • 在竹、木、金、石等材料上刻出形象。
  • 引证解释:

  • ⒈在竹、木、金、石等材料上刻出形象。引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婺州王石穴》:“如佛菩萨像,僧道士像……虽不必全类,而至巧天成,非世上琱刻之所能及。”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金文画字下体从周,也就是象征一只手执刀笔在琱刻点线。”⒉修饰文字。引宋叶适《王简卿侍郎以诗赠王孟同辄亦继作》诗:“点化谢琱刻,涵濡透晶荧。”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吾辈所作诗,亦须有劝戒之意,庶几不为徒作。彼有绘画琱刻无益劝戒者,固为枉费精力矣。”
  • 网络解释:

  • 琱刻【词语】:琱刻
  • 综合释义:

  • 在竹、木、金、石等材料上刻出形象。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婺州王石穴》:“如佛菩萨像,僧道士像……虽不必全类,而至巧天成,非世上琱刻之所能及。”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金文画字下体从周,也就是象征一只手执刀笔在琱刻点线。”修饰文字。宋叶适《王简卿侍郎以诗赠王孟同辄亦继作》诗:“点化谢琱刻,涵濡透晶荧。”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吾辈所作诗,亦须有劝戒之意,庶几不为徒作。彼有绘画琱刻无益劝戒者,固为枉费精力矣。”
  • 国语辞典:

  • 雕凿刻画,如:「雕刻神像」。也作「雕刻」。雕刻[diāokè]⒈雕凿刻画。。也作「雕刻」。例如:「雕刻神像」近雕镂雕琢镌刻
  • 法语:

  • graver、sculpter、ciseler
  • 其他释义:

  • 1.在竹﹑木﹑金﹑石等材料上刻出形象。2.修饰文字。
琱刻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diāo

[diāo]

同“雕”。

读音:kè

[kè]

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 ◎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刻。 ◎ 时间: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缓。 ◎ 形容程度极深:深刻。刻意。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刻苦。 ◎ 不厚道:刻毒。刻薄。尖刻。苛刻。 ◎ 同“克”。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