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申儆
申儆
shēn jǐnɡ
  • 申儆的解释
  • 1.儆戒;训戒。

  • 词语解释:

  • 儆戒;训戒。申儆[shēnjǐng]⒈儆戒;训戒。
  • 引证解释:

  • ⒈儆戒;训戒。引《左传·宣公十二年》:“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三月,甲子,下詔申儆官吏,求直言。”《清史稿·礼志十二》:“詔以易名之典,不容冒滥,严切申儆,且下培敬吏议。”邹韬奋《抗战以来》五:“若任其摩擦,勇于私斗,必怯于公战,敌人与汉奸之所喜,即仁人志士之所忧,应由政府申儆全国。”
  • 网络解释:

  • 申儆申儆,汉语词汇。
  • 释义:

  • 儆戒;训戒。
  • 综合释义:

  • 儆戒;训戒。《左传·宣公十二年》:“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三月,甲子,下詔申儆官吏,求直言。”《清史稿·礼志十二》:“詔以易名之典,不容冒滥,严切申儆,且下培敬吏议。”邹韬奋《抗战以来》五:“若任其摩擦,勇于私斗,必怯于公战,敌人与汉奸之所喜,即仁人志士之所忧,应由政府申儆全国。”
  • 汉语大词典:

  • 儆戒;训戒。《左传·宣公十二年》:“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三月,甲子,下诏申儆官吏,求直言。”《清史稿·礼志十二》:“诏以易名之典,不容冒滥,严切申儆,且下培敬吏议。”邹韬奋《抗战以来》五:“若任其摩擦,勇于私斗,必怯于公战,敌人与汉奸之所喜,即仁人志士之所忧,应由政府申儆全国。”
  • 其他释义:

  • 1.儆戒;训戒。
申儆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hēn

[shēn]

地支的第九位,属猴。 ◎ 用于记时: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 ◎ 陈述,说明:申述。申斥。申辩。申冤。三令五申。申请。申报。 ◎ 重复,一再:“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 ◎ 姓。

读音:jǐng

[jǐng]

使人警醒,不犯过错:儆戒。儆省(xǐng )(使人觉悟、反省)。惩一儆百。以儆效尤。 ◎ 古同“警”,警报。

申儆造句
1、五年以来,无日不申儆军中,以湔雪国耻、收复失地为已任。 2、五年以来,无日不申儆军中,以湔雪国耻、收复失地为已任。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