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痰癖
痰癖
tán pǐ
  • 痰癖的解释
  • 1.中医病症名。指水饮久停化痰﹐流移胁肋之间﹐以致有时胁痛的病症。

  • 词语解释:

  • 1.中医病症名。指水饮久停化痰﹐流移胁肋之间﹐以致有时胁痛的病症。痰癖[tánpǐ]⒈中医病症名。指水饮久停化痰,流移胁肋之间,以致有时胁痛的病症。
  • 基础解释:

  • 中医病症名。指水饮久停化痰﹐流移胁肋之间﹐以致有时胁痛的病症。
  • 引证解释:

  • ⒈中医病症名。指水饮久停化痰,流移胁肋之间,以致有时胁痛的病症。引晋葛洪《抱朴子·极言》:“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巴豆》:“巴豆,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
  • 网络解释:

  • 痰癖痰癖,病名。即痰邪癖聚于胸胁之间所致病证。《诸病源候论·癖病诸侯》:“痰癖者,由饮水未散,在于胸府之间,因遇寒热之气相搏,沉滞而成痰也。痰又停聚,流移于胁肋之间,有时而痛,即谓之痰癖。”与此病相类者,另有饮癖,均属痼疾。参见饮癖条。
  • 综合释义:

  • 中医病症名。指水饮久停化痰,流移胁肋之间,以致有时胁痛的病症。晋葛洪《抱朴子·极言》:“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巴豆》:“巴豆,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
痰癖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tán

[tán]

气管、支气管或肺泡黏膜分泌出来的黏液:痰喘。痰厥。痰盂。吐痰。

读音:pǐ

[pǐ]

对事物的偏爱成为习惯:癖习。癖好(hào )。癖性。癖爱。癖痼(久治不愈的疾病)。洁癖。 ◎ 中医指饮水不消的病。 ◎ 古同“痞”,痞块。

痰癖造句
1、食过则成积聚,饮过则成痰癖。梁章矩 2、饭前喝碗萝卜汤,可以消谷食,去痰癖,止咳嗽,解消渴,通利脏腑之气。 3、食过多则结积,饮过多则成痰癖。故曰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恐血气失常,卒然不救也。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